活着的5.12:时代影像与影像时代
2018-05-13 08:36:00 来源: 长江网

肖珺

  201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10周年,我和女儿决定用观看摄影展“十年”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纪念,摄影师的名字叫邱焰。

邱焰先生是《长江日报》高级记者,几乎囊括所有国内外摄影比赛的奖项,似乎他手中永远都有一个“金镜头”。我与邱先生有过数面之缘,我们曾被分配到地方新闻奖项评选的某一组别中,有机会讨论一些新闻作品,但我从来不敢评点新闻摄影,因为觉得有邱先生在,那他就是标准本身。可这次和女儿选择“十年”摄影展,先生的盛名和几次谋面不是主因,主要是因为他的行动和作品在告诉世人: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新闻记者的价值是记录真实的生活。

影像是新闻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独特的视觉冲击力和画面叙事功能是其他新闻文体无法替代的,即便网络已无处不在,我们也从不否认读图在新闻互动叙事中的特殊作用。十年来,邱先生五度深入灾区,拍下上万张照片,我们今天在“十年”现场看到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当他选择的十个幸存者的图片和其他灾前灾后的比较式影像呈现,或者是倾泻到观众面前时,人们和影像间的情感交流就变成了极为私人的事情。我看到有年青的女观众低声啜泣,有男观众试图抓住从悬挂照片中透出的光影,有上了年级的妇女和朋友分享自己到汶川探访后写的日志,有着黑衫的小男孩仰着脑袋盯着照片许久......当然,仍旧少不了不合时宜的大声喧哗和调笑。

可是,这一切都很真实,我们在记录影像,影像也在记录我们。“对于镜头来说,一切都是正在发生的真实,而我,需要的就是用镜头来留住真实。”邱先生写下这段话的时候,我想他一定也在面对自己内心的真实,经历过废墟、歇斯底里、黯然神伤、泪流满面、无能为力,当这所有一切都被记录为时代影像后,生产影像和观看影像的人又反过来塑造历史。所以,在场的观看、情感的孕育、行动的改变将继而生长为时代的记忆。

观展后,我问女儿:“感觉如何?”00后的她迟疑了一小会儿说:“难受。”我追问:“为什么呢?”她说:“他们活着也不容易!”是啊!5.12重创后的重生谈何容易,即便有国家的关怀、四面八方的支援、再婚的家庭和新生儿,但“十年”影展里的汶川人难见笑容,“进入镜头更多的,却是那些时光写在脸上的痕迹,那些伤痛之后难以隐藏的忧伤,那些重生之后的期望。”邱先生记录的影像在说话,物理空间的重生或许容易,但心理空间的重生必然困难重重。

新闻记者在现场,但他们也会离开现场,这也是为什么,新闻记者常说面对问题的无力感。可是,为什么他们总能也必须饱有职业新闻工作者的力量?这力量,支撑他们去灾区、到战场、看生死、识民情,因为,新闻留下的影像、文字、音视频会比“我们活得更长久”(陈小波,新华社)。

时代影像令人沉浸在活着的5.12,可是,邱焰的“十年”和记者们的新闻作品将比活着本身更具有跨时空的历史价值。我们用真实记录历史,影像时代的历史终将以真实回馈人类。

(文中所有摄影作品均为作者拍摄)

(肖珺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副主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