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西省教育厅、民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下发《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对校外培训机构展开专项治理,同时,对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外讲”的现象将依法依规严查,严重者将被取消教师资格。(5月2日,新华社)
乍一看这样的新闻,群众纷纷拍手称快,毕竟,对于那些师德沦丧,上课“泛泛而讲”,下课“谆谆教诲”,一门心思钻在钱眼里的老师,社会大众早已深恶痛绝,这一教育乱象更是成了社会公害,所以,山西省的专项治理行动一出,自然引起人们的一阵好评,人们更是希望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笔者忍不住担忧,怕就怕在补课之风如此盛行的情况之下,此方案成了不痛不痒的纸上谈兵。
姑且不说每位学生的智力、基础知识、学习成绩、家庭环境千差万别,家长们对于补课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那么问题接踵而至,山西省规定“对‘课上不讲课外讲’的现象将依法依规严查”,谁来查?怎么查?线索从何而来?学生家长既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又怕孩子在学校被“穿小鞋“,如此一来,就不太有可能有学生及家长向教育部门举报,教育部门的工作该如何开展?其次,“严重者被取消教师资格”,怎么算严重,怎么又算不严重,这其中“严重”二字该如何界定?又该由谁来界定?是学生家长还是专业人士?既然家长的态度迥然相异,那么界定结果自然天壤之别,专业人士对于学生的需求更是一无所知,界定结果又是否具有实际意义?
笔者看来,如今,山西省提出要严查“课上不讲课外讲”这一现象,甚至取消教师资格,家长们自然是翘首以盼,但更让大家关心的是,这样的严查、严惩,该如何监管,如何落实?如何真正惠及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庭?
其实,老师们“课上不讲课外讲”的原因大家早已心知肚明,全国各地也都在想方设法为有偿补课行为划底线、亮红线,希望通过各种方法肃清教师队伍,还教育事业一片纯净,然而,屡禁不止的补课之风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方案再美好,如果不落地,也好似近在眼前,却远在天边。
总之,山西省的做法的确值得期待,但令大家期盼的是,方案能够付诸实践,而不是雷声大雨点小,方案能够落地落细落实,而不是形同虚设成了“稻草人”“纸老虎”。
来源:荆楚网
作者:苏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