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检"办公室反复装修:形式主义寒了谁的心
2018-05-02 09:01:00 来源: 人民网

  阅读背景

  近日,《半月谈》微信公众号消息称,为迎接领导检查,某社区一间办公室被反复装修,装修好后又基本闲置,被媒体称为“‘迎检’办公室”,类似现象并不少见。

  舆情发展脉络

  舆情产生:“迎检”办公室 4年装修3次

  4月15日,《半月谈》杂志微信公众号称,西部某市龙船巷社区(化名)一间2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在短短4年内,被3家不同的区级部门(区民政局、人社局和司法局)前后装修了3次,每次都花费十几万元。但装修后,办公室基本闲置。

  4年前,区民政局为落实进一步做好慈善事业的要求,把办公室装修成了“慈善超市”。但该社区只有一户低保户,“慈善超市”建好后一直都空着,只有验收检查的时候放些米面油,低保户也从没来这里领过。后来,“慈善超市”又先后变成“家庭服务超市”和“法律超市”。但除了迎接检查和接待采访,平时基本闲置,有时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还要冒充家政服务员和服务对象表演。

  当地干部解释说,该社区是专门用来迎接领导考察或检查的“明星社区”,他们也对办公室反复装修却又闲置感到可惜。

  舆情发展:舆论质疑个别部门形式主义

  文章发布后,多家媒体发表评论,批评并反思上述现象,将其称之为“‘迎检’办公室”。综合媒体观点,主要认为“迎检”办公室的存在,是个别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使然,基层干部只能执行,而这些华而不实的工作不但没有满足群众需要,还浪费了公共资源。其次,反映出一些地方缺乏科学的政绩评估机制,造成一些部门或领导做起表面文章。还有的领导工作不认真,如果对基层情况比较了解,这种问题不难被发现。

  网民则表示应当倡导务实的工作作风,决策前认真考察、征求群众意见。十几万元装修2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标准不低,造成公款浪费令人心疼。还有人提出问责,遏制决策随性的现象。部分参与评论的网民本身就是基层干部,或从事社区工作,对此感到无奈,表示基层只能执行。这也印证了媒体评论中的观点。

  相关热点:检查走形式违背初衷

  监测发现,为迎接上级检查的形式主义工作确非孤例。2017年12月,《人民日报》就曾刊发文章《临近年终,一些基层干部坦言:检查评比未必多多益善》指出,基层干部花大量人力物力准备,上级检查却走马观花。这些流于形式、可有可无的检查评比,不仅加重基层负担,影响正常工作,还催生了形式主义和虚假作风。

  2014年8月,中国广播网曾报道:山东鄄城为迎领导视察,在村子里紧急建起了围墙,将百姓的实际生活面貌遮掩起来,当地戏称之为“遮羞墙”。群众批评说:“弄个遮羞墙,也不说把老百姓的破屋给修修。”2015年5月,《新华每日电讯》反映了一些领导“调研”变“做客”,提前“踩点”“通气”的问题,报道指出这违背了调研的初衷,会使弄虚作假之风盛行。

  网民观点倾向性

  @刘震:主要原因是工作缺乏创造性,未结合实际展开,造成这种现象,与基层工作考核标准有关。评判基层工作标准主要体现在资料痕迹化,也就造成了工作形式化。所以要探索多元化的考核办法,突出一个“实”字,少一些花花绿绿的形式。

  @本来无一物:希望媒体的曝光能推动一些部门在制定政策时把可操作性、实用性放在首位,不要把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一味地下沉到基层,权责要一致,不要一句“属地管理”就把所有的工作都推到了乡镇层面。就像一头牛在前面犁地,后面却有无数人在扬鞭,而犁不好地,被宰的只有牛。希望类似事件能引起重视。

  舆情反馈

  《中国纪检监察报》指出,热衷装点门面,这样的落实跑偏了。面对工作和任务,不是在如何落到实处、抓出成效上动心思,而是打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幌子,想当然地找个房间,装修一番,再挂个牌子,摆出一副大干一场的架势,就算是“把工作落实了”。只要能让“领导注意”“媒体关注”就行,至于是不是群众所需要的,到底有多大用处,与我何干?如此做派,不是在做表面文章,又是什么?这样的干部,拿什么赢得群众真心拥护和支持?

  《工人日报》追问,“迎检”办公室检出多少形式主义“戏法”?踏踏实实把好事办好,提高各种惠民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性价比”,真有那么难吗?该报建议,首先,要学会因地制宜。报道说该社区没有特别困难的群体,低保户只有一户,那么,开慈善超市有什么用?这给有些基层部门的启示是,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应该更多地从实际出发,更精准地建设、落实;其次,既然是为了惠民,不妨多与民众沟通,看看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在充分倾听、尊重民意的基础上建起的项目,还会闲置吗?

  南方网分析了“迎检”办公室存在的原因,认为其终归是作风之弊的产物。一则把应付当落实;二则把落实工作异化为落实办公室;三则或甚存在领导拍脑袋决策的因素;四则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等等。试想,倘若上述民政局、人社局、司法局搞好沟通衔接,4年装3次也不至于会出现。各打自己的小算盘,只能是劳民伤财。

  舆情观察

  一会儿是“慈善超市”,一会儿是“家政服务超市”,一会儿又成了“法律超市”。变换的是名头,不变的是乏人问津、只为迎接检查、几乎闲置的事实,“劳民伤财”成为网络观点中的高频词。

  实际上,很多检查、评估是有必要的,有助于督促工作落实,发现和解决问题,考核工作成效。一些惠民政策的确需要必要的办公场所。生活中,我们不难听到有人反映请小时工难、遇到法律问题不知该找谁,还有的困难群体需要就近得到帮助,以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报道中提到的那些“超市”,照顾到了民生痛点。不过,不同社区的居民需求有所差别,一种模式或项目未必适合所有社区,这一切都应以问题为导向,不宜照搬,否则很可能“好心办坏事”,还被质疑有谋私利空间。

  如果深刻理解了问题导向原则,就会明白上级检查并非领导个人的检查,而是一种职务行为,其本质是领导代表群众检查,必要时用好手中权力帮群众解决困难,给好评还是差评的权力依然在群众手中。其次,上级要注意到基层的心声,听取需求和困难,不一味地强调责任下沉,发现问题不“丢人”,要与广大基层干部群众一起想办法,带领大家解决。了解基层情况后,一间办公室反复装修又闲置的现象自然不复存在。另外在检查考核制度方面,也要采取更多元、更科学的体系。当前很多领导干部意识到了“套路”的危害,开始不打招呼、不定路线随机检查,受到群众好评。

  “迎检”办公室其实不是新问题,虽然媒体报道时没有点出该社区的实名,但这只能说明媒体不是针对个别部门,而是为了发现现象、督促改进工作作风。这提示有关部门在舆情应对方面不能一事一议,要注意普遍性问题,主动检查自身不足,做好预防。报道中“并不少见”的走访结果值得警醒,存在问题的地区和部门不应采取鸵鸟心态,否则很有可能诱发直接的舆情,更可能影响工作落实,损害相关部门形象和群众切身利益。有关部门、领导、基层干部要共同努力,摒弃应付、交差等形式主义思想,理顺工作机制,主动为群众服务,提高群众的获得感。

责编:叶讳丽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