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意味着一个生命与这个世界的彻底离别,但通过传统的祭奠仪式,维系人们对逝者的缅怀或精神层面的交流,却是现代人无法割舍,也不能割舍的一种情怀。
但是,什么样的礼仪是对逝者最好的缅怀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此有不同的认识。从古代的奢华陵墓,到如今提倡的一切从简;从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到现在把骨灰融入大海,人类对生命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样的变化,给我们这个国家也带来了积极的意义。据报道,自2010年3月我国启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试点工作以来,我国公民逝世后捐献的器官已累计挽救4.6万余人的生命。这意味着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我国有数以万计的人在生命弥留之际,将器官留在这个世界,为他人生命的延续或提高生命质量创造机会。这无疑是器官捐献者对这个世界的最佳告别方式。
不过,相对于我们这个人口大国,4.6万人又显得那么小众。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我国每年约有30万因末期器官功能衰竭需要移植器官的病人,其中仅1万多名幸运者有机会获得移植器官,供需比例为1∶30,器官缺口巨大。这与我国每年1000多万的死亡人口相比,更是一个巨大的落差。
这样的落差,显示的正是我们的死亡和生命理念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落差。在逝者为大的意识中,亲人对于逝者的身体唯有百般呵护才可称为尊敬。如果将其送到手术台,取走某些重要器官,就是对他们的不尊重。从根源上讲,这是传统观念直接的体现——人们在潜意识中对逝去的人“地下有知”有一种期盼或敬畏。
站在亲情的角度,人们都希望逝者没有真正地死去,希望他们永远地活下去。从精神层面讲,生命的延续是脱离生物学概念的,一个人生命在精神层面存在多久,取决于这个生命为世界带来了多少值得怀念的东西。现代生命观跳出了肉体的观念,将捐出自己的器官视为生命的延续,以及自己在这个世界存续的最好方式。
值得欣慰的是,火化、海葬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器官捐献工作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候,每逢清明寄思逝者的时候,那些留下器官的逝者还会收到更多的情思。这份情思来自一个不曾谋面的生命,因为在这个生命的组成中,有来自逝者的一部分。(郑山海)
(本文原载于4月7日《光明日报》)
编辑: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