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家长养孩子都很‘舍得下本’,按照自己所能承受的最高标准给孩子提供所需的东西。家长尽可能买名牌、进口产品,各种高大上的兴趣班也是不少孩子的‘必修课’。明明不是富人,却以富人的物质标准满足孩子的要求,父母都铆足劲儿把自己当成孩子的印钞机,到最后,培养出来的很可能就是“碎钞机”了。(2月27日,半月谈)
在中国,绝大多数父母都会对孩子倾其所有,无论是力所能及或力所不能及,无论是否真的有助于孩子成长,只要他们自己觉得好,都会无怨无悔奉献给孩子。“我不管你将来如何,至少小时候别人有的你都要有”、“别人家的孩子都用进口尿不湿,咱孩子也不能用差的”、“我可以受苦,我的孩子决不能”等等论调屡见不鲜,而且被大众广为接受和认同。
另外,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心魔”也一直萦绕在广大父母的脑海中,挥之不去。父母可以接受自己差强人意甚至不尽人意的现状,但决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差。加上大多数父母都忙于工作挣钱,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成长,或是因能力有限,无法提供高质量的陪伴,都导致对孩子有“亏欠感”,这促使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用“物质财富”去弥补。以至于越来越多的父母都戏谑,“养的不是孩子,分明是碎钞机”。
作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的希望,孩子从诞生的那一刻起,无论他们是否愿意,都背负着大人们全部的爱与期待。该如何养育孩子,如何让孩子成长为一个成功的人,古往今来都是人们极为关注的热点。但是,养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穷家富养”吗?就是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都给予他们吗?笔者初为人母,深思之后,对这种“碎钞机”式的育儿模式,不敢苟同。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只是在自己生活自理能力、经济能力、认知能力还不够的情况下,依赖父母,依靠父母来养育,但他们绝对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为人父母,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教育条件无可厚非,但要把握尺度,不能剥夺孩子“吃苦的权利”,不能剥夺孩子在困难、挫折中锻炼自己坚韧意志的机会。孩子最终会长大成人、走向社会、拥有自己的小家庭,他们会具备哪些的能力,如何为人处世,如何承担起自己小家庭的责任,这都与他们的从小到大的学习、历练,以及原生家庭的培养密切相关。
真正的养育,焦点不是一味的“碎钞”,只给孩子创造各种优越的条件,而是给予他们正常的磨砺,让他们拥有相对完善的人格。父母也应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与孩子一同成长、一起进步。
即便是将孩子培养成“印钞机”,“印”出的也不该仅仅是物化的钞票,更应该“印”出独立的人格、乐观的心态、坚韧的意志、优良的品行等等能让他们受益终身的“精神财富”。
清华大学的刘瑜教授在给自己女儿的一封信中写到,“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养育孩子的过程,既不是“印钞”也不是“碎钞”,是父母与孩子相互陪伴、相互温暖、一起成长,值得双方一生珍视的美好经历。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