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建:寒假作业非要到辅导机构去领?
2018-02-23 09:00:00 来源:荆楚网

刚放寒假,北京市海淀区初二学生宁宁的奶奶就不胜其烦,她的手机每天都收到很多条“一对一”培训班的广告信息。更令她难以理解的是,期末考试期间,学校通知家长去领寒假作业、辅导书,领取的地点却不是学校,而是海淀区某主打“一对一”辅导的教育培训机构。(2月22日光明日报)

瓜田李下,尤须避嫌。正经学校和培训机构如此“心连心手拉手”,学生的寒假作业竟然由培训机构来“代发”——这种胆大皮厚的“创意”,不仅将教育主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视若无物,简直已经胆大包天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学生不是傻子、家长更不是白痴,学校和机构如此“联姻”,说白了不过是利益合谋的大刀明晃晃地向家长腰包砍去。“领作业那天,不少家长被培训机构追问信息资料,有的家长搪塞过去,只领书不留资料。培训机构的人告诉我们,寒假作业的答案他们有,可以接着参加‘一对一’辅导。尽管后来学校老师告诉我们不用在培训机构拿答案,但是大家心里还是疑惑重重。”一是死皮赖脸要个人信息,二是拿标准答案来要挟,三还捎带着能推销商业课程——有学校的短信在背后撑腰,家长们拒绝的语气怕也不会特别硬气。

一言蔽之,“发寒假作业”只是个幌子,不过是校方变着花样为培训机构站台背书而已。

中国的寒假最挣钱的行当大概就两个:旅游、上课。“百万学生齐补课”,已经成了节令性的生活日常。最近,瑞银证券甚至将2018年和2019年中国K12(幼儿园至12年级)课外辅导市场的收入同比增速预测分别从17%及17%上调至24%及22%。此外,有调查结果表明,三四线城市中有64%的家长更倾向于线下辅导、或者是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

这些数据大概说明两个问题:一方面,基础教育中的补课热在教育培训市场中,简直是个朝阳产业;另一方面,基于教育本身的特点,互联网分享型模式似乎未必受宠,高支出高利润的面对面培训仍是主流。这个时候,如果公立学校再明里暗里推波助澜或投桃报李,商业补课恐怕就从大概率的选择题成为别无选择的必答题。

寒暑假课外辅导市场的红火,本质上说,大概是三重肇因的推动:一是评价体系单维,唯分数论还是硬道理;二是家长莫名的起跑线焦虑,或者说更多家长有着“偷跑”的焦虑;三是公立学校教育失责,以各种方式为培训机构输送大量教师或学生资源。根子上的问题,估计一时三刻解决不了;但明面上的这种勾兑,已然规则失范、暗流汹涌,下手稳准狠自能解决。比如这种把寒假作业发到辅导机构手上去的猫腻,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简直就是傲娇地考验着地方监管的脾气。

看来,减负这件事,不仅任重道远,更是路阻且长。机构有机构的招数,学校更该有学校的路数,两者若是继续“亲”而不“清”,学生没活路不说,家庭教育成本支出也就这么被绑架上去了。孩子受累、家长遭罪,教育未必受益,谁才是这场游戏背后的大赢家呢?

稿源:荆楚网

作者:邓海建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