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辰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春节作为国人的集体性仪式,成为我国传统佳节中最重的节日。这份节日的厚重感和仪式感除植根于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外,更源自于每个人心中对于团圆的期许和期待,若将这份情感放置于当下的移动互联时代,新生代青年群体也为“春节”注入了新的时代意义和时代风俗。
春节文化不再是过去吃年夜饭、守岁这么单一,也不再是吃水饺、做年糕、放鞭炮那般程式化,在传统的春节习俗与当下的移动互联相互融合中,这种春节习俗既保留了传统风格也兼具了时尚元素,比如传统的过年红包,这个被搬到“移动互联”平台上的电子红包不仅仅实现了全民狂欢,更让持续了36年的春晚也“加盟”其中。正因如此,传统节日也呈现由过去的“封闭性”逐渐向“开放性”转变的态势。春节的文化习俗也因其中带着时代的印记和革新,让自己的文化属性愈加鲜明。
无出行,不过节。春节期间,出行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就近游玩,二是举家异地过节。古城古庙、花灯集会、海南三亚……相比过去春节文化的家常式围炉聊天,当下更是在意“去哪儿”“怎么玩儿”。这一方面得益于私家车的普及,另一方面源自移动互联带来的“共享”理念,足不出户便可以安排好行程路线。移动互联的便捷性让春节的出行文化成为趋势,国民对待传统春节的观念由过去的“封闭”变得“开放”。其实,这种出行的意义无异于是对传统习俗的再度回温,捏唐人、舞龙狮、踩高跷……各地的风俗习惯未因时代的变化而消逝,在出行中,国民既可以领略南北方过节差异,也在为下一代讲述着传统风俗,这又何尝不是对春节文化的包容和传承?从某种程度上说,春节的出行文化恰是春节文化的弘扬传承。
无传播,不春节。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让“晒文化”有了高速的发展。年夜饭、全家福、拜年、发红包……过多的传统习俗正依托社交媒体“晒出来”,这种“晒”的背后也体现了国人在辞旧迎新时刻,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和满腔热血,也恰印证了“新年”之“新”。此外,支付宝、淘宝、各大媒体平台也未曾停歇,集五福、明星连线通话、H5拜年……传播为节日氛围造势,高新技术为节日带来新鲜。春节的“晒文化”是一种心情,也是一种乡恋情怀,这在归家不久又即将启程的游子身上表现尤甚。
无论是出行文化还是“晒”文化,移动互联时代将传统春节的“难得”变为“平凡”、“封闭”变为“开放”,这些现象表面无异于平常日子中的吐槽、出行、晒圈,相比过去物质匮乏时期国民对春节改善伙食的期待,对于多数人而言,当下的每一天都能吃得像春节一样。但辞旧迎新的时刻和阖家团圆的聚会却成为一种“难得”,难得陪伴、难得团圆、难得辞旧迎新,新春佳节在移动互联时代下,也应思索:阖家团圆的时刻,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更好地表达内心的这份团圆和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