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晓勋
《 人民日报 》( 2018年02月14日 05 版)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在“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郑重承诺里,在“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的自我要求中,一步步变为现实
沿着崎岖山路,在大凉山腹地一一走访贫困户,“看到大家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心里十分欣慰”;在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实地察看灾后恢复重建及发展情况,勉励“把人民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在成都市郫都区唐昌街道战旗村,和乡亲们一起喜迎新春,动情地表示“我是人民的勤务员”……春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到四川多地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亲切的问候、动人的场景、感人的画面,让人们深切感受一个大党大国领袖的人民情怀。
拉家常、问冷暖,听民声、解民意,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第六次在春节前夕来到群众当中。回望过去几年,从在陕北梁家河用自己的钱为乡亲购买年货,感慨“把心留在了这里”;到第三次上井冈山,与老乡一起打糍粑,强调“所有领导干部都是人民勤务员”;再到“暖气热不热”“粮食够不够吃”“孩子上学要走多远”的温暖关怀中,诠释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变初心。
岁月沉淀着启示。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他们的所思所盼,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南针”。山西赵家洼村的一位村民曾深情回忆,总书记“一边翻看我家的扶贫手册,一边问我家里几口人、收入多少、都种些啥,问得特别细”。有媒体曾用“走得远、看得全、问得细、想得深”四个短语概括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特点,这给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有益启示:心中有民,脚下就得有动力;心中有责,肩上就得有担当。工作再忙,都要抽出时间多到基层走一走、看一看,问问老百姓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跟老百姓打成一片,是干事创业的基本要求,也是不容偏离的执政根基。把人民当亲人,人民才会愿意把干部当家里人。
“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宣示温暖人心。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人民”是最根本的哲学,也是接续奋斗的永恒坐标。过去五年,无论是一分钟脱贫20多人、一天增加4万多家市场主体,还是新增相当于英国人口的就业数量、建成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人民一直被放在治国理政的最高位置。有人注意到,习近平主席历年的新年贺词,人民、改革、发展是反复出现的高频词;而3万多字的十九大报告,更有200多处强调“人民”。可以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在“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郑重承诺里,在“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的自我要求中,一步步变为现实。
投身新时代,踏上新征程,造福人民“要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具体的实践行动”。脱贫攻坚,如何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发展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怎样切实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全面依法治国,又该如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我们要破解的每一个民生问题,都是世界性难题。而新的社会增长点、经济发展潜力,恰恰就蕴含在“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当中。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不到三年时间,敢于并善于推出更多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把一件件民生实事办成办好,才有可能让群众生活真正得到改善,人民权益真正得到保障。
考察期间,在离开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时,村里的男女老幼排起长长的队伍,同总书记依依惜别。村党支部书记向总书记献上彝族传统服饰查尔瓦,表达对总书记的爱戴。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一个将人民置于最高位置的政党必将力量无穷,一个珍视人民的国家也必将兴旺发达。
编辑:宗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