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当红小鲜肉、没有大牌明星,却有百姓喜爱的草根明星和最接地气的节目。2月4日晚,2018全国社区网络春晚在汉录制,来自全国的200余名社区“民星”齐聚一堂,歌舞、小品、相声等各具特色的表演令观众大饱眼福。(2月5日湖北日报)
图为:武汉小朋友表演的开笔礼楚天都市报记者曲严摄
“无春晚,不过年”。每一年的辞旧迎新之际,国人都有着一个雷打不动的传统,就是收看春节联欢晚会。当前互联网如同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正在渗透到各个行业,也推动着网络春节联欢晚会越来越引人注目。就以全国社区网络春晚为例,2012年至2017年春节期间其已经连续举办六届,成为湖北的一张文化名片和全国社区群众文化重要品牌,名列全国“十大网络春晚”之首。
满足文化需求,社区网络春晚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本届全国社区网络春晚将打造100个城市分会场和1万个社区专场,2万多个社区将以小品、歌曲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参与全国社区网络春晚,打造有温度、有色彩、有活力的文化盛宴,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图为:节目在湖北电视台录制楚天都市报记者曲严摄
群众当主角,社区网络春晚助力文化发展。文化发展的根在人民群众,繁荣发展群众文化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真正让群众唱主角、让草根当明星。从已经举办了六届的社区网络春晚来看,其没有多么高大上的明星,而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草根演员,这本身就体现出了社区网络春晚的群众性。越来越多的草根群众走上舞台,在娱乐身心的同时,也给文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借助“互联网+”,让传统文化更有生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社区网络春晚上,各地绝活儿艺人将带来糖塑、面塑、皮影戏等传统文化节目,把各地文化、风土人情、社区特色融入春节社区文化活动中。借助“互联网+”,中华传统文化将更有生命力。
网络元素和春晚元素有机结合,让草根登上舞台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活力,社区网络春晚既精彩了网络也升华了春晚。相信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手机端等多渠道多平台,2018全国社区网络春晚必将为社区居民过春节奉上一道精神“大餐”,给观众们带来更多的欢声笑语和视觉奇观,引爆属于网民的狂欢时刻。借助互联网之力,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以精神文明创建为载体全面提升公民思想道德水平和全社会文明程度,相信共筑民族复兴中国梦也将更有底气。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