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列车载着无数国人,开始了新一轮的大迁徙。2018年春运来了,这一次的“无数”约等于30亿人次。(2月1日 中国青年网)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是出门在外游子对回家过年的一份归心似箭的渴望和期盼。从1980年“春运”被《人民日报》首次提出后,到如今40年过去了,春运大军从不到1亿人次增长到2018年的30亿人次,相当于让除亚洲以外世界其他地区所有人搬了一次家。春运40年,运送人数不断增多,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如何才能完成“全球罕见的人口定期流动”任务?
春运40年,铁路建设突飞猛进。截止2017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7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5万公里,超过世界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的60%。越织越密的高速铁路网,来往穿梭的高速动车组,带来的是纵横交错的快速大通道,改变的是出行的便捷。小时候,笔者听一位女老师说起回老家探望初中同学的经历:“坐了火车转汽车,坐了汽车转牛车”,当时班上好多同学听后都笑了起来,心想那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怎么交通如此不发达?短短的几天假期,这样辗转换车,时间不就全耗在路上了?现在高铁通了,动车多了,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缩短了。虽然多年未见那位老师,但是我猜想,如今她回乡探亲不会再那么窘迫了。
春运40年,出行服务万象更新。马斯洛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递进的。40年前,人们的出行需求是最基本的,只要能回家,不论乘车环境多么拥堵,哪怕是“金鸡独立”都会高兴的“一站到底”。40年后的今天,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了,生活质量提高了,对出行的需求也不一样了。大到舒适整洁的车厢,温度适宜的环境,小到便民贴心的插座,锦上添花的wifi连接,无不让旅客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出行的方便。此外,从电子支付、“刷脸"进站、接续换乘、高铁订餐等一系列便民举措中,我们不但可以看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日益增长,而且可以感受到春运出行之路越来越“智慧”,出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都已经被提前预想,在“弹指”间就可以得到解决。
春运40年,乘车体验天翻地覆。从抱着被子在售票大厅彻夜排队购票,到网络订票、自助取票;从没有空调的慢摇小火车到一应俱全的高速动车组;从公众谈春运“色变”到对春运少了几分焦灼,多了一份淡然等等,旅客的乘车体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铁路的态度也悄然改变着,虽然依然在关注中有所“挑剔”,却也不乏赞赏之声。
新时代有新变化。春运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矛盾也发生了新变化,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对春运出行需求的不断提升何尝不是这一新矛盾的体现?解决这一矛盾,需要交通各行业的共同努力。从市场需求出发,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到底,为打造“平安、有序、温馨”的春运“撸起袖子加油干”,让百姓出行真真切切体验到更美好。(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