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穷游者”孙永(化名)在网上火了。孙永在1月24日被杭州警方救助,随后被民警送到了救助站。但就在救助站,工作人员登记后发现,孙永在全国一共被救助过234次。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孙永现年27岁,甘肃人,出去游玩花掉自己的钱后,没办法就去救助站。目前,救助站工作人员表示已为孙永购买了火车票送他回家。(1月31日《中国青年报》)
正所谓“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做不到”。社会上一些人懒惰成性,妄想着躺在床上就能发财、生存,于是乎想尽办法,穷尽歪脑筋,像新闻中的“穷游男子”,就是此类人中的奇葩。
近年来,各地屡曝好心人被街头那些假扮的“沦落人”欺骗,损失点钱物倒不足惜,关键是很多市民的爱心在这样一次次欺骗后,那种“再也不想怜悯那些‘可怜人’”的感慨会伤了社会的爱心和人与人之间的帮扶之手。
从整个社会层面来看,类似“穷游男子”的行为在无形中撬动着人们内心底处固守的爱心联盟,毕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向他人伸出援助之手时,这份爱会传递,会延伸到世界每个需要帮助的角落,你帮我、我帮你,人人奉献一分爱,这个世界将会是美好的人间。
因此,被救助234次的“穷游驴友”掀起舆论热议在所难免。网友纷纷指责其浪费救助资源,不少人将矛头指向救助部门,也有部分舆论指向那些抱以同情心的民众,但仔细想想,那都是一些气头上的话,找不到主儿的责怪,更多的指向是对于此种行为的指责和痛恨。
救助有错吗?爱心有错吗?当然没有,任何有爱心的人都不会等到鉴定受助人确实需要救助时才出以援手,才施以爱心。生活中,不少好心人对于类似于穷游男子行为的存在并不当一回事,毕竟爱心的付出并不求回报。
这恰恰是救助站明知道对方是被碰瓷,仍然一次又一次地救助的原因所在。固然是现实的无奈,其实也是人性救助的温情。
试想一下,一旦献爱心成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的话,那么,我们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将会有多么恐怖:有人跌倒没人扶,有人求助没人伸手,有人发生意外没人敢挺身而出……。因为所有的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在心里反复地打着问号“这个人是骗钱的吧”、“万一他讹我怎么办”?
所以,面对被救助234次的“穷游驴友”个案,不要气馁,我们更应该看到此事件背后的救助温情。即便救助100个人当中有那么一个甚至几个是碰瓷的又何妨?至少大多数受助的是真正有困难的人,他们会因为你的善举和及时救助而获得更多帮助和关爱,感受到社会和制度的善意。这不正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吗?
稿源:荆楚网
作者:谢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