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对全国31个省份、273个村庄、3829家农户家庭开展了调查研究,发现一些农村人情消费支出近年来增长较快,农村地区铺张浪费、炫耀攀比等人情消费现象屡见不鲜,农民仍陷入种类繁多的人情消费怪圈。调查显示,人情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占比较高,仅次于饮食支出。(1月30日 中国新闻网)
新婚之喜、乔迁之喜、升学之喜、得子之喜、丧亲之悲、生病之苦……诸多好事、坏事,在给我们带来喜怒哀乐的同时,还要伴随钞票的进进出出,俗称“份子钱”,无论获得还是支出,最后都沦为“人情债”,真是喜也是钱,悲也是钱。
朋友、亲戚、同事、同学、战友等共同组成了人情关系网,生活中,邻里间互帮互助往往被人们津津乐道为“远亲不如近邻”,困难时,朋友拔刀相助不求回报被赞为“患难见真情”,危机时,兄弟姐妹等亲人们齐心协力转危为安视为“血浓于水的亲情”,战场上,父子兄弟齐杀敌共进退颂为“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何为人情?君子之交淡如水;何为深情厚谊?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理性的社会人际关系,从不在乎谁做了多少“锦上添花”的事,而是更看重谁在做“雪中送炭”的事。人情关系并非生意关系,不应被钱套牢绑架。正因如此,《鹿鼎记》中“贪财好色”的韦小宝面对“义”时,能做到慷慨解囊视金钱如粪土,为朋友兄弟两肋插刀在所不辞,此为真“人情”。
当下,不少人感慨“人情关系复杂”“人情水很深”“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其实不然,人情关系本就是很单纯、很理性的彼此处世关系,真正的“人情”关系,是对事不对人、帮理不帮亲,唯有如此才是对彼此的真诚、负责。然而不少人却错把礼金多少看作人情深浅的标尺,将给不给“面子”视作人情厚薄的度量衡,如此一来,势必让“人情关系”多了些功利色彩,似乎人与人之间“人情”名存实亡,“交易”才是永恒。
事实并非如此,每逢大灾大难,无数人雪中送炭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图名不为利,让我们看到“人情”依旧是那么的单纯、真诚。支付宝“爱心捐赠”、微信“腾讯公益”、新浪“微公益”等众多平台上,我们见证了齐心合力绿化荒漠、救助贫困、关爱老人、扶助农工、希望教育等诸多善、义良行,于陌生人尚能真“人情”,何愁熟人间“人情”不再。
所谓“人情债”,绝非你送我一尺,我还你一丈,还“人情债”并非“还钱”,而是昔日的“滴水之恩”,当于日后心怀感恩尽己所能反馈社会,“人情债”不是促人攀比的催化剂,而是催人奋进的助推剂,攀比无益你我,唯常怀感恩才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稿源:荆楚网
作者:程彦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