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释放美术馆活力(艺坛走笔)
吴艳丽 顾彦秋
《人民日报》( 2017年12月10日 12 版)
11月28日,“2017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完成验收评审。作为文化部推动美术馆行业建设、深化文化惠民的重要举措,“展出季”自2012年连续推出六届以来,在推动美术馆强化专业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上发挥切实作用——全国各地各级美术馆,通过不断活化典藏推动展览展示、服务大众、带动收藏与研究、培养人才队伍,使大馆文化引领作用发挥得更充分,小馆不再妄自菲薄,于深挖馆藏、突出特色建设中大放异彩。6年,150余个专题展,展出藏品近1.8万件/套(首次展出作品约占60%),观众总量近1000万人次……这是“展出季”成果最直接的体现。成绩固然值得肯定,但防微杜渐的意识不可或缺——从展览效果和对公众的吸引力来看,“展出季”在进一步释放美术馆活力上隐现疲软态势,值得深思。
今天的美术馆,不只是作品收藏、展示、研究机构,也是文化内容的重要输出者。其活力在于必须成为一个“人人想去”“春风化雨”的美育场。“展出季”作为文化部推动美术馆行业建设的重要抓手,带动了全国各地大小美术馆的专业建设。这既是此品牌项目的初衷,也符合美术馆寻求突破的方向。但如果“展出季”的持续推动,不能让美术馆行业持续突破已有思路、不断打出“漂亮仗”,其结果最终很可能不温不火,甚至流于形式。
就今年的“展出季”而言,各馆也在努力——既在研究视角上不断开辟、拓展,也在公教活动上频出新招,还与其他单位进行文化共建等。之所以让人产生不满足感,主要根源还在于展览平庸化——由于馆藏资源或专业研究力量不足,大多展览策划未能找到打动观众的点。此外,一些美术馆的思路还没有彻底从为艺术家服务,向为社会服务转变过来,专业功夫下得不够,更没有深入思考如何将公众引进来、留下来,让美术馆更亲民。
对公众来说,展览不在多而在精。做展览就像讲故事,既要注重质量,也要注重方式。什么样的质量和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挑动观众神经?这方面不是没有好的例子。远的不说,2015年“石渠宝笈特展”和2017年“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两次引发“故宫跑”,2016年“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带动“首博热”,2017年“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掀起“国博热”,以及日前举办的“美在新时代——庆祝‘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特展”燃爆冬日看展热情……这些“现象级”展览,都可以为如何进一步释放博物馆和美术馆的活力提供思考。
这些美术展览所以成为“爆款”,除了公众文化需求的热切,主要还在于藏品质量、展陈方式、宣传方式等方面,均体现了对高品质的追求。展览的精品意识,首先体现为作品之精。这些展览或汇聚《烈女图》《游春图》《五牛图》《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美术史经典,或汇集20世纪中国美术经典,难得一见。其次独特的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也颇富吸引力。像“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通过文物串起人类文明发展史,促使公众产生文化关切。一个展览的成功,离不开这两个方面。
这正是“展出季”面临的现实瓶颈——国宝级藏品集中在国家馆、省级馆,美术馆行业地域差异明显。从“展出季”参展项目可以看出,即便是资源雄厚的大馆,也呈现因研究能力不足难以向深度拓展等现象;地域和馆藏的局限,让研究能力和资源皆薄弱的市级、县级美术馆等,更难以不断推陈出新。
为实现文化共享、资源共享,近些年中国美术馆等国家级美术馆,也曾推出“走向西部——中国美术馆经典藏品西部巡展”等活动,送馆藏精品到各民族地区。本届“展出季”也倡导加大巡展力度。此次入选的25个项目,便有18个项目举办巡回展。但从长远来看,若想在全国范围内释放美术馆的活力,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展出季”还必须知难而上,突破现有思路,通过建立相应机制等举措,盘活各级美术馆间的资源,在互动中激发活力。
从此次“展出季”还可以看到,不少美术馆喜欢在“新”上下功夫,以丰富展览质感与层次:或创新展示方式;或利用科技手段创新情境体验,给公众以强烈的代入感;或开辟互动体验区;或以开发文创产品实现文化输出——11个馆开发了文创产品;或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或创新导览方式;或延长展览周期,给公众足够的观看时间……毋庸置疑,这些手段有利于发挥美术馆职能,但还远远不够。要想吸引更多的观众亲近美术馆,推动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充分实现,还应回到美育功能的实现这一根本上。要让公众“看得懂”,明白美术作品美在何处、美术史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将学术知识通俗化、将美术放到人类文明中看待,才能有助于公众进一步提升审美水平,建立起宏观的审美视野。
美术馆活力只有不断释放,才能真正成为“人民的美术馆”,使其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价值利用。作为推动美术馆行业健康发展重要抓手的“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任重而道远。
编辑:宗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