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措施要硬但心不能急
2017-12-08 08:36: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评论员 华智超

针对京津冀多地发生无法供暖的情况,近日环保部下发《关于请做好散煤综合治理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工作的函》特急文件,提出坚持以保障群众温暖过冬为第一原则,“进入供暖季,凡属没有完工的项目或地方,继续沿用过去的燃煤取暖方式或其他替代方式”。

煤改气是为了实现能源清洁。每到冬天,燃煤取暖往往造成雾霾侵袭,“看不到蓝天”成为人们的心头之痛。煤改气工作强力推进,体现了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但随着这项工作推进到一定阶段,减供、停供的新问题又暴露出来。这个问题,反映了一些部门工作考虑不够充分全面,但也从深层次说明环境问题具有更复杂的一面,值得我们重新审视。

从很多人内心强烈意愿看,天更蓝、水更清的美好现实,恨不能马上实现。当然,如果工厂停工,企业停产,甚至家家户户厨房不生火做饭,的确可以马上看到蓝天,但是这样的代价谁也承受不了。煤改气实现空气污染指数大幅降低,整个社会受益,但停止供暖地区人们挨冻的感受,却不是整个社会为之承受,这就成了少部分人为空气买单。环境治理,正是要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现实:生态环境保护是刚性要求,却又不能粗暴的一刀切。

绿色发展,是发展方式的深层次转变,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实现。这场转变中,依然会遇到发展中的污染、能耗问题,依然会出现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共性问题。我们既不是先发展后治理,更不是停止发展,而是更好的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这意味着,环境、发展、生存间的关系需要理性的权衡考虑,拿出更周全的对策。践行新发展理念,日常工作实践还需要不断积聚各种经验。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现代化中国建设迈向新的征程,发展仍是第一要务。可是相较于许多老牌发达国家,中国承诺和承担的环保责任丝毫没减,而且超额加压。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要解决13亿人吃饭的问题,而且按照人均计算,中国的碳排放量并不高。即便如此,在《巴黎协定》的框架下,中国政府主动提出,到2030年中国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减少60%-65%,树立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榜样。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可以说探索了人类协调发展与环保关系的新可能性。

渴望蓝天白云是热烈期待,环境要大力治理,要猛药去疴,但求治也不能过急,不能忽略了民生冷暖的最基本感受。关停重污染的产业、发展无污染的绿色产业,不可能一蹴而就,譬如淘汰落后产能,产业怎么整合,工人怎么安置,都得有全盘考虑,不可能“一刀切”。

向绿色发展方式转变,转变本身是革命的,但转变的过程和方式还得有条有理,必须认清中国环境的客观现实,切忌简单粗暴。

  编辑:宗夏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