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十九大】乡村振兴需基层干部善作善为
2017-11-30 18:00:00 来源:荆楚网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等“七大战略”,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近在咫尺,每一项战略都是践行目标的强劲动力。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层面的战略之一,决策在顶端,贯彻在中间,落实在基层。千秋功业,关键在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基层干部善作善为,以坚决执行的政治担当、“钉钉子”的落地精神、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把中央的宏观决策部署、乡村振兴的内在规律要求、人民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向往,凝聚到振兴乡村的伟大实践之中,树立新时代基层干部的新形象。

  在“人气旺起来”上善作善为。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村塆,乃至一个家庭,如果门庭若市、络绎不绝,就会显得欣欣向荣、兴旺发达。农村不象城市那样人口集中、商贾林立,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一部分农民洗脚进城,一些乡村变成了空心村,即使到了过年过节也看不到热闹的迹象。要合理规划现代新农村,实现村民的有效集中居住,既方便生产生活,又方便内外沟通。一方面,要善于把本土村民吸附当地,另一方面,要善于吸引外来人员,比如利用自然禀赋和资源优势,吸引“市民下乡”。人多了,生活和经营活动就热闹起来了,乡村振兴就有了视觉变化。

  在“产业兴起来”上善作善为。乡村振兴不振兴,关键看村集体和农民的口袋里有没有钱。天上不会掉馅饼,要靠产业作支撑。在当前“三农”仍处弱势的前提下,发展农业产业的最大障碍,就是缺科学的产业规划和充足的产业资金。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富裕支持贫困”,帮助农村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诸如粮食生产、特色种养、乡村休闲、农产品加工、资产收益等,通过“企业兴乡”,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村集体和村民的荷包鼓起来,如此,乡村振兴就有了内核动力。

  在“环境美起来”上善作善为。过去是乡里人往城里赶,现在是城里人往乡下奔,个中原因,大概就在于农村山清水秀空气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每一个自然人梦境一般的期待。当很多地方有所污染环境变差的时候,乡村仍是一片难得的净土。建设生态宜居的乡村,一方面要在保护中建设好生态环境,大到山水资源的保护,小到垃圾处理和“厕所革命”;另一方面要做好乡风民俗的培养与引导,做到乡风文明,乡情纯朴。通过“生态美乡”,让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携手并肩,成为乡村振兴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在“治理强起来”上善作善为。乡村治理体系既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德治是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自治是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基础上,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现自治;法治则是依靠法治的力量,实现乡村的公平正义。“三治结合”,核心在人,要通过“能人回乡”、选聘“大学生村官”等途径,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力量保障。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忠友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