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长春光华学院商学院导员结婚,班委等一系列稍微有点官职的同学都给导员发了五百块钱的红包,很多人本意都不想发或者发这么多的,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那可是半个月的生活费啊。有的同学甚至借钱给导员发这五百块钱……”11月27日,一位网友在微博上爆出这则信息,迅速引来网友围观和议论。(11月29日,中国日报网)
很显然,网友议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导员结婚,学生给红包到底该不该收。有人认为学生自愿表达一份心意,导员收了也无妨,这是正常的人情往来。也有人认为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导员都不应该收学生红包,这是事关师德的问题。
事实上,相信这位导员应该也有过纠结,虽然最终他还是收了红包,确有不妥,但对于一个刚参加工作两年的年轻人来讲,我们不妨多点宽容。
理应看到,现实社会中,但凡遇到婚丧嫁娶,“随份子”应该算是一个固定科目,学校也不过是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在社会风俗的影响下,遇到导员结婚的喜事,学生有给红包的想法实属正常,导员收了红包也不过是下意识的正常行为,实在无需在学生借钱发红包的悲情渲染中过度解读,更无需搞道德绑架,扯上师德问题。
其实,如果抛开学校这个特定环境,只是普通老百姓结婚收红包,估计也不会引起网友如此关注,可见,大家更为关注的应该是学校如何维持纯净环境,不受世俗浸染的问题。
的确,学校是众人心中不应受过多侵扰的一块“圣地”,师生之间也应保持最纯洁、最纯粹的关系,突然出现一起导员收学生红包问题,自然会引起众人不满,尽管事出有因,而且也并非导员主动索取,但有了红包的送与收,总会给人一种庸俗与市侩意味。
其实,导员和学生并非没有更好的选择。试想,如果导员结婚事先并不公布,学生并不知情,估计也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即便学生知道了,只要导员提前和学生约法三章,或者拒收红包,红包自然会回到学生手中,也就不会掀起一阵舆论风波。对于学生而言,虽然大家口中说的是送一份祝福、一份心意,但其中何尝又没有讨好、攀比的意思,如果真是想给导员送上祝愿,亲手写一段话、作一幅画就已足矣。
这起事件也算是给学校敲响了警钟,对于老师的教育、培养和管理工作必须抓在平时,落在经常,要经常给老师打打“预防针”,或许这样才能真正保持学校良好的风气和氛围。
同时,这也是给社会敲响的警钟,移风易俗仍旧任重道远,还需各方协同发力,持之以恒纠偏社会“歪风”。如果通过此事件能给校园风气来次大教育、大治理,对于社会而言,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稿源:荆楚网
作者:陆仁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