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一中有个宿管大爷名叫全正国,今年62岁,师生们都叫他全伯。高中生大都喜欢玩手机,但在全伯管的高三男生宿舍里,370个孩子大都不敢玩手机。全伯的整治方式很原始:罚站1小时,不过,全伯会陪着孩子们全程罚站。“他这么大一把年纪陪我们罚站,于心不忍,每次想玩手机的时候都会尽量忍住。”昨天上午,高三男生阿华接受钱江晚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11月28日 中国青年网)
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手机使用者越来越多,上至老人,下至幼童,似乎手机已经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可学生玩手机,尤其是上课玩手机、睡前玩手机,却令不少老师和家长大喊头疼。为制止孩子们玩手机,学校和家长可谓是处心积虑、费尽心思,尽管“让手机远离校园,远离学生”的呼声此起彼伏,可事实却是学校、家长与孩子们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试问,如何才能让手机真正远离学生?如何才能让学生自觉放下手机,回归书本?或许报道中的全伯用他独特的处理方式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示范课。
其实,学生玩手机尤其是睡前躲被子里玩手机,对视力的损伤不言而喻,也正是因为危害巨大,学校和家长们才三番五次呼吁,才想方设法制止,甚至采取了五花八门的措施,比如,明文规定发现上课玩手机将严厉处罚,甚至让学生自己砸掉手机,还有的学校设置专门的手机保管室,让学生上学时上缴手机,放学才能取……可不难发现,类似的措施虽多,可大多收效甚微,到头来,“手机保管室”形同虚设,禁令规定如一纸空文,手机砸了更是可以重新买一个,学生对手机的热爱不少一分,手机的危害不减一毫。
笔者疑惑,如此多的措施却效果不佳的背后,是否更应该思考是不是这样的措施本身就存在问题,是不是这样的教育和管理模式本身就存在漏洞。固然,学校和家长想要制止学生玩手机的出发点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一味采取蛮横手段和威逼利诱,只会令学生更加抵触,甚至反抗。或许,还有其他更好的方式,比如报道中的全伯。他发现学生们玩手机,不是冲上去臭骂一顿,不是把手机一把没收,不是一状告到老师和家长处,而是身体力行的陪同罚站,而是用心良苦的悉心教育,正是他用这样一种言传身教,让学生们从不敢到不想,再到后来的不愿。所以才有学生说“他这么大一把年纪陪我们罚站,于心不忍,每次想玩手机的时候都会尽量忍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让学生们远离手机,家长们首先就要带好头,如果自己都机不离手,却对孩子们百般要求,如果总把自己至于管理者的位置,高高在上,忽视学生们的感受,只会适得其反。只有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教育、去感化孩子,才能真正让孩子们分清玩手机的时间和场合,认同学校以及家长的管理方式,才能从根本上制止学生爱玩手机这一行为。
总之,全伯的管理方式值得借鉴,他也用自己的以身作则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示范课,我们也希望这个社会能多一点像全伯一样的有心人,成为学生们成长路上的指路明灯。
稿源:荆楚网
作者:苏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