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国家建设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国家发展过程也是全体人民共享成果的过程”,“中国执政者的首要使命就是集中力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通过激发内生源动力的精准帮扶方式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早日精准脱贫,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成果惠及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有效途径。
在日前国新办举行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成就发布会上,“前所未有”成为了这几年的关键词。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贫困人口规模大幅减少,每年减贫1300万人以上,贫困县数量历史上首次减少……如果说,脱贫攻坚是一场艰苦卓绝的伟大战役,那么如今每天都在发生的脱贫故事,就是吹响通往最终胜利的冲刺号角。
伟大的战役往往离不开高屋建瓴的战略谋划,更少不了掷地有声的贯彻执行。过去,扶贫工作中上级推下级、部门踢皮球的现象并不少见,扶贫效果不佳不说,也让贫困群众寒了心。如今,取而代之的是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脱贫攻坚责任书一经签订,责任即刻层层传导,各级领导干部枕戈待旦、雷厉风行,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置身事外,也没有任何环节可以安之若素。这些不只是组织领导上的锐意革新,五年来的财政投入也发生了质变。过去,“抬头看天、张口要钱”让中央不堪重负,指望从上而下的输血式扶贫往往杯水车薪。如今,中央扶贫财政投入增加一倍继续发力,同时盘活贫困地区省、市、县各级政府的财政资源,使其成为扶贫财政投入的重要来源,变输血为造血,从而更有信心有能力如期绘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决战深度贫困这场攻坚战,必须要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要注重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共建共享平台,注重培育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要继续为贫困群体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为特定贫困群体提供生活保证,增强有条件的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能力,为贫困群众送专家送信息送技术,带着贫困山区群众走出贫困的“最后一公里”。
稿源:荆楚网
作者:蒋芝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