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通过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这是贫困地区客观、现实、必然的选择。(11月8日 《人民日报》)
十八大以来,随着扶贫工作的开展和深入,全国多地贫困地区实现贫困县脱帽、贫困人口脱贫,脱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其中,产业经济的发展为贫困地区脱贫做出了突出贡献。
但我们仍可以看到,许多贫困地区农业发展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既无产业,也没有市场,更没有“能人”引领。贫困户自身条件差、能力弱、缺乏信心,即使产业扶持资金直接投向他们也难产生效果。因此,推动贫困地区的产业脱贫,应积极发挥“能人”作用,集合各方优势资源,实现规模化生产,带动本地区贫困群众整体脱贫,实现产业扶贫以“点”带“面”。
发挥“点”作用,着重强调扶贫产业中“能人”的主体作用。农村“能人”大部分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一技之长,熟悉本地人口情况及贫困情况,当他们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可在群众中树起威望,更容易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热情。因此,政府应大力推行“能人返乡”、“能人战略”,对返乡“能人”进行创业技能培训,以政策和资金倾斜鼓励他们创业,使他们先走向产业发展之路。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最大程度的调动“能人”的参与热情和创业积极性。
带动“面”提升,着重强调扶贫产业中“能人”的带动作用。在农村“能人”带头创业的同时,政府应帮助其提高思想认识、业务水平和组织能力,落实他们对贫困户的帮扶责任,发挥其“脱贫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利用好贫困地区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如园林、手工制品、绿色农业等特色产业,积极鼓励、引导扶贫产业由个体走向集体,进行规模化生产,不断提升扶贫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最终使贫困地区人口实现全面脱贫。
笔者认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致富,离不开贫困地区扶贫产业的崛起。只有政府积极鼓励、引导好“能人”在扶贫产业中的作用,才能使扶贫产业真正成为贫困地区人民脱贫的重要保障。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兆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