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发行常态化有利稳定投资预期
2017-10-10 08:36:00 来源: 经济日报

董少鹏

一个融资功能不健全的市场,不可能是成熟和健康的市场。通过制度化安排,使融资需求相对稳定、可预期,投资者就不必为供给规模大起大落而担忧,且可以在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按图索骥”。坚定推行新股发行常态化,去除了长期存在的“政策预期变量”,有利于市场稳定,增强理性投资氛围

2015年我国股市异常波动引起各方高度重视。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针对市场主体、市场机制、监管效能、舆论引导等方面建设的短板,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强化了制度建设和预期引导。目前,股市秩序和发展生态显著改善,运行总体稳定,以新股发行常态化为标志的全市场常态化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不过,有人认为,新股发行常态化就是不断地扩大融资规模、增加筹码供给,进而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对此,监管部门认真加以研究,根据国内外市场发展的经验教训作出明确判断,“融资功能”是市场建设的核心性基础性抓手,保持新股发行常态化才能探明市场之水的深浅,才能根据市场运行情况改革完善相关制度,合理引导预期,确保资本市场为实体经济服务。

按照这一思路,证监会坚持新股发行常态化,将每周发行多少只股票、融资额是多少及时公布。这一做法实施一年半以来,逐步形成了稳定的市场预期和社会预期,也实现了良好的融资效果。2016年2月份至今,无论是上证综指还是深证成指,无论是上证50指数还是沪深300指数,股市波动率都相对较低。伴随上证5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发现型上涨”,两个指数的波动率有所提高,这是价值投资理念兴起的表现。

在行情总体稳定、价值投资理念增强的情况下,2016年新股融资规模达到1496.08亿元,仅比2015年少199亿元。进入2017年,全市场常态化下新股发行更加顺畅,截至9月28日,新股发行融资达1758.33亿元。与此同时,定向增发市场也保持了相当的活力,2016年定增融资额达17211.92亿元,2017年以来定增融资已实现8444.44亿元。这表明,以新股发行常态化为引领的全市场常态化受到了市场参与者的欢迎,一年半来的资本市场监管实践是成功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1月份对股票市场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在今年7月份举行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重要指示均把“融资功能完备”放在突出位置,表明其具有统领性的作用。

一个融资功能不健全的市场,不可能是成熟和健康的市场。“融资功能完备”,其实是指投融资功能都要完备,融资与投资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关系。上市公司首次发行和再融资之后,资金的使用效率如何,对投资者的回报如何,要经受市场的检验,更要接受各方面的监督。没有反馈和校正机制的融资机制是不完备的;如果融资主体不活跃,投资机制也就“皮之不存”了。因此,通过制度化安排,使融资需求相对稳定、可预期,投资者就不必为供给规模大起大落而担忧,且可以在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中“按图索骥”。

投资者参与市场,把钱投出去,是为了获得合理回报。如果连正常的融资功能都不能维系,保护投资者权益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坚定推行新股发行常态化,去除了长期存在的“政策预期变量”,有利于市场稳定,增强理性投资氛围。

从新股发行常态化到监管执法常态化、市场基础性建设常态化、保护投资者权益常态化、弘扬和保护理性参与的常态化,我国资本市场常态化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

  编辑:宗夏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