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辉文
最近,两件“标签新闻”引发舆论关注。
一个是橙色书包。多位明星、公众人物在网络呼吁,提醒开车的朋友,注意礼让背橙色书包的小朋友。据悉,橙色书包是相关公益组织面向听障儿童发起的一项活动,旨在提醒全社会关注特殊群体。
另一个是交强险标志。北京市早在去年已经推行交强险电子保单试点,为在京车主购买车险提供了方便,“不需再将绿色的交强险标志张贴在汽车风挡玻璃右上角”的新规,让车主们无比欢欣。这一新规却在外地普遍地遭遇到了水土不适。多名北京车主向媒体反映,自己携带了打印的电子保单,依然被外地交警以“未张贴车险标志”为由开具罚单。
两件事似乎都与标签有关联。有车族们都知道,强制张贴交强险标签,是一件麻烦事。一是年复一年张贴越来越多,难免影响视线和行车安全。二是标签时间长了,留着很难看,揭又揭不下,实在有碍观瞻。近年已出现易揭辅助垫,但毫无疑问,总不如电子标签便捷。而橙色书包呢,这一慈善义举,居然让许多人不买账,呈现好事难做又难以持续的尴尬。
由此观之,去标签化还真是一个大趋势。现代社会,技术水平进步,水文风尚浓郁,使从前人们压根不在乎的社会细节问题,越来越多地浮出水面,从细微末节的小事变成显性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去标签化,简直可以说是现代性的必然要求。不论是政府有关部门还是社会公益组织,如果不认清并顺应这个趋势,就很难达到较好的社会效果。
还是以橙色书包为例,社会各方面的声音,集中瞄准的正是基于某种标签化的弊端。人们要么认为标签多此一举,因为所有的儿童都是应该被社会关爱的,尤其是被开车者礼让的。要么认为,橙色标志弊大于利。一旦标签化,不仅会让孩子背负上不健康的心理阴影,而且还可能给不法之徒带来识别便利,担心关爱变成了伤害。
当然,笔者这里所提倡的去标签化,绝不是笼统地反对一切标签。只是那些可有可无的,有比没有弊端更多的,完全应该尽快实现去标签化。这就有必要区分标签的必要性与非必要性。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交强险完全有条件实现电子保单和无纸化识别,而且北京市试点已经证明,这是顺应时代的一大进步。那么这个时候,我们的管理就应该跟上来,那些还没有推行电子保单的城市所做的,是抱残守缺,还是见贤思齐,不只是体现了执法水平问题,更是彰显了对新生事物的态度。哪怕一时全国普及尚有难度,那么至少非北京地区的交警执法,有理由对持有打印版电子保单的北京车主网开一面。
技术的进步往往意味着人的进步。就关爱听障儿童而言,我们的关爱行为只有做到更纯粹,做到尽可能多地避免橙色标签伤害,才算得上是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关爱。
编辑:宗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