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有读者向本报反映,途经大兴区南大红门桥附近104国道时,看到通向廊坊的道路上一块交通指示牌上的“廊坊”二字顺序颠倒,变为了“坊廊”,“交通部门怎么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呢,这条算是进出京的必经之路。”北京晨报记者就此事询问大兴区交通支队,工作人员表示会将情况反映至相关部门。(8月10日《北京晨报》)
近年来“马大哈路牌”闹出笑话的事情时有出现,这应该引起重视。指路牌标识清晰、规范才能方便人们出行,否则就可能指错路,让人对城市公共管理水平产生疑问。在进出北京的必经之路上,“廊坊”二字居然顺序颠倒,变为了“坊廊”,如此低级的错误,不免令人啼笑皆非。
有人曾形象地比喻说:指路牌是当地人的“脸”,是外地人的“眼”。换而言之,指路牌就是透视一座城市管理水平的窗口。特别是对外来游客来说,对一个陌生城市的最初触摸与解读,往往都是从城市中设置的交通指路牌开始的。不难想象,当外来游客看到“坊廊”时,自然是一头雾水,有的甚至还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路、来错了地方。
“马大哈路牌”的出现,表面上看,这不过是由于工作人员粗心大意造成的“小失误”,实际上却折射出地方政府为民服务的态度,其危害不言而喻。究其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懒政思维作祟,进而产生作风漂浮、不严不实、形式主义等一系列问题。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思想上重视不够的结果,反映到具体工作落实上,难免就会粗枝大叶、敷衍了事、漏洞百出。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指路牌的错误,纠正起来不难,难的是树立“百姓的事无小事”的意识,养成用心注重细节的品格。因此,对于“马大哈路牌”,相关部门不可一撤了之,必须切实吸取教训,充分认识到懒政思维带来的危害,深刻剖析背后存在的作风漂浮、工作散漫、形式主义等问题,从思想上加固防线,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优化管理方式、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能力,真正以“实打实”的态度让城市在精细化管理中愈显人性和精致。
作者:丁恒情
编辑: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