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袋,不少杭州市民应该都不陌生,每季度由社区或者物业发放的绿色袋子,专门用来盛放生活垃圾。然而,就是这小小的垃圾袋却套住了一名区城管局的副局长胡耀文。2008年至2015年,胡耀文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人民币508300元,构成受贿罪;非法占有公共财物共计273041元,构成贪污罪。(7月19日 钱江晚报)
垃圾袋是日常生活用品,虽然便宜用量却很大,可是在贪官胡耀文眼中,一直是秉持“雁过拔毛”的“原则”,收受与垃圾分类相关的贿赂,总计16万余元,简直触目惊心。前有学校工作人员在采购练习簿过程中按每本5厘钱收取供货商的“好处费”,今有城管局副局长从垃圾袋中“捞油水”,此类微腐败案件虽然单件案值不大,但因采购量巨大,汇总的金额也不可小觑,必须引起重视。
腐败问题的发生,既有外部诱因,又伴随着内心蜕变。很多腐败分子早年都是我党重点培养的干部,随着理想信念滑坡,一步步放纵自己,给人以深刻警示。我们以反面典型为镜鉴,就是要提醒自己拧紧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坚持不“破戒”,严防“温水煮青蛙”,坚持做到“拒腐蚀、永不沾”。
正如纪录片《永远在路上》中提到的:“要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形成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党员干部要严肃认真地过好党内政治生活,自觉接受党内监督,方能“百炼成钢”。要不断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明确责任清单,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同时要秉持“眼里不揉沙子”的较真劲儿,遇“腐”必究,让“莫伸手,伸手必被抓”成为思想上的“高压线”。
积少成多,集腋成裘,一点一滴的“小贪”也会变成“巨贪”,因此,不管是对待“老虎”还是“苍蝇”,从中央到地方,反腐之风势头持续强劲。官员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狠抓源头治理,不给任何人留情面,反腐工作方能化被动为主动,摆脱目前疲于应付的窘境,营造正气,赢得民心。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