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商洛市丹凤中学在给高一新生发放的入学须知里称,出于教学需要,要求学生开学时自备iPad一台,这引发了家长的争议。(华商网 7月20日)
尽管在随后采访中,校方表示:“只是建议学生使用iPad,但并没有强求,没有iPad不会影响入学”,但在笔者看来,这种回答不过是对社会质疑的一种规避。现在我们总是说“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东西差别,城乡差别,城市内不同区域差别等,如果iPad进校园不能统一为学生配备,那么同一个班级的同学,人有我无之下,是否也会出现“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看着自己同学拿着“高大上”的学习工具,自己因为家庭经济情况没能购买,会不会给孩子在心理上留下消极的暗示?高端品牌与大众品牌的对比,又会不会在学校内掀起攀比之风?
在教育内容与教学方式上,大胆借用“互联网+”的平台,这种思维值得点赞,但是在促进教学理念发展的同时,还需避免对学生的思想造成伤害,毕竟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取得好成绩这么简单,更应该注重学生人格的全面培养,要让教育回归到有教无类、素质培养的轨道上来,“不强求”看似消除了家长和媒体的质疑,但是在这背后却可能埋下更多的隐忧。
利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教学方式,其根本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接收更多的教学资源,获得更好的教育,达到“教育起点公平”的目的,而这就要更明确“教育资源公平分配”这一原则,但“不强求”恰恰是一种隐藏在“家庭情况”之后的资源倾斜,高举“互联网+”教学创新大旗,以“不强求”为规避,这种“创新”实乃歧路,说更严重一些,不过是学校体现政绩的一种不切实际的荒唐做法,对于学生来说弊大于利。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本身就是消弭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均衡器、助推器。让教育回归本质,不妨让这种“创新”更完善一些,有学校统一购置“教具”,借给学生使用,既减去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有避免了许多因“教具”而生的不良风气和现象,同时“教具”的循环使用也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社会整体风气有差异,个人家庭经济有差异,但学校的教育不应有差异,让每个孩子平等接受教学资源,才能让教育公平“这杆秤”真正的端平。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蔡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