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也正是用人单位招聘的高峰期,企业求贤若渴,可很多人力资源专员却在吐槽95后毕业生真是让人觉得有点不靠谱。招人费劲,招到了也不意味着就高枕无忧了,接下来还要绞尽脑汁地不让应聘者“闪辞”,因为实习期没满就想走、一言不合就辞职的现象实在是太常见了。(7月17日《北京晚报》)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们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一份工作做一生”的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一些职场中层在积累了足够的价值之后会主动选择离职“跳槽”。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越来越多初入职场的毕业生频频选择“闪辞”,成为了“跳槽”的“主力军”。面对职场新兵们这种“一言不合就闪辞”的就业行为,社会上不乏吐槽和“拍砖”之声。很多人认为职场的“闪辞”是“不知安分的折腾”,其不仅不利于本人专业技能的积累,更会打乱用人单位的计划和工作安排。
职场新兵频频“闪辞”的现象确实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然而,“闪辞”有“闪辞”的原因,“跳槽”也有“跳槽”的理由,我们不妨给予他们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客观、理性地看待职场新兵频“闪辞”的现象。
其实,随着社会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已逐渐被毕业生们所接受。先签一份工作“保底”起码能缓解学生们毕业时的焦虑心态和毕业后的基本生存问题。如果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发现这份工作确实不是自己所喜欢的,或者是现有工作自己根本无法胜任,那么果断辞职也不失为一种理性选择。与此同时,就毕业生自身利益而言,如果通过“闪辞”获得了更好的工作环境、薪资条件等工作待遇,也可以进一步明确自身的社会定位,收获精神上的满足。再者,职场新兵“闪辞”现象的增多,也有利于促使用人单位认清形势、放低姿态,并通过更好的待遇、更好的发展前景等优越条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当然,必须承认的是,“闪辞”的正面价值,并不能掩盖毕业生缺乏科学和长远的职业规划的问题。广大大学生要尽早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高校也应通过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开展职业倾向测评等活动,帮助学生们解决专业发展和职业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降低毕业生在就业中“一言不合就闪辞”的可能性,让毕业生的就业之路走的更加坚实和平坦。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费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