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记者近期采访发现,行业协会商会多与相关行政部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凭着官方背景强制企业入会,并设立五花八门的名目向企业违规收费。有矿产企业“被迫”加入6家行业协会,没有享受到什么服务,但每年会费支出达20多万元。(新华社 7月13日)
一直以来,对行业协会网民有如是说法:“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同时,也道出了一些“红顶中介”参与和助推违规行为的种种乱象。这不,据“新华视点”记者近期采访发现,有矿产企业“被迫”加入6家行业协会,包括中国化学矿业协会、中国矿业联合会以及4家当地省、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民爆协会。每年缴纳会费最高的为3万元,最少的3500,总额达8.8万元。说来更为可笑的是,这些协会虽然都号称是自愿加入,但背后都有政府部门的身影。如果不缴纳会费,企业安全生产资质或商品出口配额就会受阻。说白了,这是拿公权“明火执仗”下的“霸王硬上弓”而已。
事实上,近年来,对于协会商会强迫企业入会或使用各类名目强制收费的行为,有关部门虽然多次清理,却难以根绝。就如同早前海口市曾有装修行业协会称,将建立与“装饰项目经理”和“室内设计师”等职业资格捆绑的所谓“诚信档案”,要求当地装修行业从业人员在协会缴费培训一样,表面上看是个别基层监督部门执行力不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才让企业协会明目张胆地卡企业的脖子。实际上,是一些个行业协会商会抱住了相关行政部门的大腿,自然而然也就搭上了权力“便车”。当然,企业“被迫”入会,推波助澜者的“坐享其成”也就不会少。
不看僧面看佛面。有钱不是万能,但没钱那是万万不能。正如那位被强制收费的矿产企业负责人表示,企业要想申报矿石出口配额,就必须加入相关协会。因为有关部门将审核各地符合条件企业的工作职能,委托给该协会。如果不是协会会员,就无法通过审核参与矿石出口配额申报。缴费入会就等同于进入这个市场的“敲门砖”。一个“敲门砖”着实让人大跌眼镜。也再次看到,在行政审批制度进行大刀阔斧改革当下,还权于地方和社会,把简政放权进行到底的“梗阻”。表面上是行业协会扮演“二级政府”和“红顶中介”的问题,实则是一些部门对权力的“眷恋”。如此这般,只会让改革难以取得实质性效果。
其实,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今年4月就出台《关于清理规范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的通知》,明确要求,行业协会商会一律不得利用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强制企业入会,不得利用行业影响力以评比表彰、评审达标等方式违规收费;通过门户网站集中公示行业协会商会会费和其他收费的项目和标准,增加政策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那么,回到本文原点,要消除企业“被迫”入会现象,得把政府权力公开透明,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得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加强监管;得掐断职能部门借行会商会“牟利”的畸形需求;得加大惩戒力度、破除行业垄断、明确收费清单。或许,才能改变政府部门掺杂其中,变简政放权为权力“左手倒右手”的游戏。
一言以蔽之。企业“被迫”入会,无论谁在“坐享其成”,终归有“搭车收费”“指定服务”“官员寻租”等隐性腐败嫌疑。对企业和政府部门而言,是百害而无一利,理当予以严惩。但笔者以为,只要进一步做好放权、限权、分权,逐渐形成相应的制度体系,将所有协会、中介机构与主管部门脱钩,就会少了“被迫”加入行业协会,“留下买路财”的尴尬。
作者:鱼予
编辑: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