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计委网站公布的一份文件要求,严密防控、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包括醉酒、精神或行为异常患者安排保卫人员陪诊,将涉医违法犯罪行为人纳入社会信用体系等等,官方亮出了一系列严惩伤医、医闹行为的“组合拳”。(7月12日中新网)
伤医、医闹新闻经常见诸报端,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各级医院无不绷紧了神经。就在此新闻发出前一天,黑龙江省鸡西市医院内发生一起持刀伤医事件,犯罪嫌疑人因对医院不满,在砍伤两名医护人员后,持刀劫持值班护士。为确保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经警告无效后,公安民警开枪将犯罪嫌疑人当场击毙。
据中国医院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每所医院平均每年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高达27次,患者辱骂殴打伤害医生的事件,几乎每天都能听到,事件的发生频率令人乍舌。伤医事件的“变本加厉”,与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不信任加深不无关系。患者到医院就医,认为治病救人是医生天经地义的责任,想当然地认为治疗效果不佳或者治不好,就是医生的失职,负面情绪之下做出过激行为,而违法伤人成本太低,往往让一些咄咄逼人者肆无忌惮;另一方面,也确有部分医生不能够理解患者的心情,在患者面临较高看病成本的现实难题下,对患者态度恶劣,治疗手段单一“粗暴”,被吐槽“动不动让我们做一系列仪器检查,开一大堆药”,而且对患者缺乏合理解释的耐心,医患矛盾在此循环下愈演愈烈。
《意见》文件强调,要加大医疗机构安检和安保措施,这是从治标角度,大力度切实保护医务人员和其它患者的人身安全,维护良好的就医秩序,但要从根本上杜绝伤医行为,缓和医患关系,维护双方合法权益,还需进一步治本。一方面,医院及其主管部门要健全相关制度,明确医务人员的权责和义务,普及医疗知识,畅通患者维权渠道,让患者能够及时反映主观诉求;另一方面,医者父母心,医生在不断提高自己医术水平的同时,还要恪守职业道德,从患者角度出发,将心比心,以热心换真心,重塑白衣天使形象。
针对伤医事件,国外亦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比如美国组织医务人员参加反暴力培训,颁布了一份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南》;日本加大对医院和医生的评估和监督,要求医院给医生购买“事故保险”,设专人聆听患者苦恼;英国通过提升服务力,从源头上解决态度差、信息不公开等问题;挪威把学会与患者交流作为医生第一课……
医疗改革虽任重道远,在不断探索前进的过程中,势必还会存在许多已知或者未知的难题;但医患关系的心病还需心药医,严防涉医犯罪在当前背景下,无疑是一剂猛药,而顽疾必须猛药疴,只有加大暴力伤医者的犯罪成本,对行凶施暴者严惩不贷,对扰乱医疗秩序的行为零容忍,对造成严重后果或影响的,予以刑罚。这既能让后来者警惕,也是现行法律的题中应有之义。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