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教育部公布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有偿补课治理专项调研与督查情况。教育部指出,有偿补课行为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高中特别是高三年级受高考指挥棒和高考升学率驱使,存在组织学生补课并收取补课费的现象。一些教师受利益驱动铤而走险,以更为隐蔽的方式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中新网)
早在 2015年,教育部就出台了《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并开展专项督查,严格责任追究,以“零容忍”的严厉整治态度,坚决纠正和制止部分教师有偿补课的问题。
时至今日,从教育部公布的调研督查情况看,有偿补课问题仍然存在,一方面充分说明教育部门监管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相关规定落实效果欠佳,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另一方面也反应出部分教师仍然我行我素,一手收钱、一手执教鞭,师德败坏、人格错位,置规章制度、教师队伍形象于不顾,对百姓骂声、政府禁令充耳不闻,不仅影响了人民教师的形象,破坏了教师群落的生态平衡,贬损了教师群体的社会声誉,更严重的是违反了义务教育法,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礼记》有言:“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可见即使在古代,无论是“传道授业”还是“喻德”都是为人师者最基本的职责。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如今的教师,不仅仅是为人师者,也是国家公职人员,甚至是党员;从事的不仅是纯粹的“传道、授业、解惑”,更肩负着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的崇高职责,是高尚道德的垂范者,先进文化的代表者,正确舆论的导向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于法于公于私,理应立德当表率,树人为根本,立教作贡献,遵章守纪当模范,真心实意搞好教学工作,全心全意投身教育事业,为党和国家建设事业造就更多的更好的栋梁之才。
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直接完美的展现了教师的无私、清廉和伟大。
自古以来,教师都是高尚、无私、清廉形象的代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前进,教师的价值观、人生观也会深受到腐朽思潮的影响,同样也摆脱不了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但是,作为党员、作为干部,作为先进文化的代表者、正确舆论的导向者,不仅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廉洁奉公的法纪思维,更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要在忠诚干净担当的中谋教学之事、创教育之业,在快乐中工作、在满足中教学,不以追求金钱物质为喜,要以勇攀“传道授业”高峰为荣。再言之,为人师表者,身教不正何以为人范、教导不严何以为人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有偿补课,暂且学生把你当老师,待他们成大醒事以后,知道老师的教授是认钱不认人,会在学生的内心留下怎样的印记,学生会怎么想、怎么看,私底下会怎么议论。这样的师德人格,如何能教得道德品质高、行为作风正的学生?尊师重教如何能继承与发扬?为党和国家建设事业造就更多更好栋梁之才的任务如何能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何能实现?
有偿补课,赚取的是身外之物,失去的是道德和原则,损害的却是党和政府的形象。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书育人,教师也要强化自身政治思想素质、提高道德品质修养,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从自我做起、从我严起,坚决杜绝有偿补课,真正做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创造一片属于教育事业发展进步、属于广大学生博学成才的蓝天。
作者:高原白
编辑: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