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看见有些部门印发的文件,总有一句熟悉的话:“将执行情况或者完成情况纳入年终考核,作为评优评先依据”,这仿佛已成为有些部门文件的套路化模式,无论什么工作部署都要加上年终考核这一项。(7月4日《人民日报》)
用考核推动工作落实,这是不少机关部门的常用方式。而事实也证明,考核这个“指挥棒”也确实有效,不少下级单位很重视考核成绩,毕竟考核与评优评先挂钩、与个人年终绩效挂钩。但一切考核工作的开展,都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就是考核的必要性究竟何在?
现实中,一些单位似乎尝到了考核“威慑力”的甜头,于是不论布置什么工作,都将考核顶在前头,这本无可厚非。但既然想通过考核推进工作,那么能否推动改革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就成了“必答题”。一旦考核并非必要之举,仅是“为了考核而考核”,那么考核的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还会给受考核单位平添负担,只会造成过度的“内耗”罢了。
时下,不少单位可以说是饱受考核之“苦”。有的单位面临多重考核压力,工作量大、面广,很难仅凭自身来完成,只得将考核再分解、再分配。而对于广大基层单位来说,考核压力无法向下级传导,只得“硬着头皮”应对,考核年复一年,做工作也就跟“机器”一般,始终保持高速运转。若是考核再“开个玩笑”,仅文件提提、嘴上说说,并不实际落实,那么不仅受考核的单位哭笑不得,考核单位的信誉和形象也会受到影响。
诚然,我们固然反对为了考核做工作,但若是考核门类过多、任务过重、压力过大、要求过高,只会迫使受考核单位将工作重心向考核转移,在考核上牵扯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形成工作围着考核转的怪现象,更别提能够真正为了群众自发履行职能了。尤其是广大基层单位,本就应当围绕群众做工作,一旦受到考核过度“牵制”,就很容易无暇顾及群众,造成本末倒置、干群疏远,想必这也是考核制定单位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由此可见,我们推进各项工作,要慎言考核。对于有必要设置考核指标的工作,就要将考核目标、内容划定、指标设计、形式谋划都真正瞄准到推动发展、促进改革、福泽民生的伟大事业上去,多听反馈、收集意见,不断提升考核的科学化和精准度,在实践中实现指标的完善、门类的丰富、重点的把握,切莫贪大求全,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对于那些实非必要的考核,就要加大排查力度,能简化的简化、能合并的合并、能取消的取消,将广大党员干部从考核中“解放”出来,立足岗位多做一些造福群众的事情,让工作真正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套考核定乾坤”。
推进工作,慎言考核是对基层干部担当、是对人民群众负责,该考核的就全面考准考实,没必要考核的就应激发基层干部活力,引导自觉自为,让考核真正成为服务发展、服务改革、服务群众的“利器”。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储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