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微发送多条不雅信息难掩监管不力之责
2017-07-04 09:07:00 来源: 长江网

日前,有网友发现认证为“温州市永嘉三江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官方微博”的“@永嘉三江商务区”发送多条不雅信息,澎湃新闻7月3日从永嘉县委宣传部相关人士处了解到,这些微博为官微被盗后所发,并非管委会工作人员所为,已向警方报案。(7月3日 澎湃新闻网)

近年来,官微出现“意外”的问题屡见不鲜,而最后相关单位给出的结论往往“如出一辙”,要么是官微“中病毒”,要么是官微“被盗号”,要么是工作人员“误操作”。报道中发生在温州市的这起地方政府部门“官微发布不雅信息”问题也缘于此。

根据相关人士的解释,出现问题的“官微”已经停用很久,无人打理,所以才会被人盗用也没发现。

乍一听,问题的发生似乎情有可原,毕竟,随着微信被广泛使用,其便捷性和大众性备受人们青睐,很多地方政府部门为了便于工作的宣传和推广,逐步把工作“阵地”转移到微信公众号上,而以往“火爆”的微博也渐渐被“弃置一旁”,无人问津,被人“盗用”也属正常。但是,在这种看似“正常”的背后却难掩相关部门和领导干部监管不力之责。

首先,是对官微使用的监管不力。官微作为政府部门服务群众的“网络窗口”,展示风采的“对外平台”,理应受到部门的高度重视,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和运营,即便要“停用”,也应及早注销、及早清零,在当前极其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下,提前堵塞漏洞,做到防范隐患于未然。然而,报道中的相关部门不仅没有及时“销户”,还放任不管,导致官微出现不雅信息近一年也没人发现,其背后的监管缺失令人咂舌。

此外,是对官微管理人员的监管不力。近几年,中央出台了一些政策文件,反复强调要抓好“僵尸网站”的清理工作,彻底整治长期不使用的信息公开网站、微博等对外宣传平台。按理说,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应该有所行动,组织官微管理人员,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像报道中“官微被盗”的问题完全可以避免。然而,正因为有关单位领导干部的责任心不强,没有亲自抓、抓亲自,或许只是口头“吩咐”一下,却没有及时对工作跟踪问效,导致了问题的发生。

其实,要避免类似的问题并非技术难题,在人工智能还不能完全替代人类工作的时候,只要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到位、规章制度落实到位、监督管理到位,即便出现“被盗”“中毒”等意外都是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和解决,何须等到群众“爆料”以后再后知后觉,令人诟病。

  作者:陆仁忠

  编辑:宗夏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