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榆林市扶贫办文件称,将进一步加强对扶贫干部的工作管理,对全市参与扶贫工作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实行GPS定位管理,严格签到制度,及时更新工作状况。榆林市扶贫办之所以动用GPS管理驻村扶贫干部,直接诱因是米脂县4名官员因扶贫不力被免职,不惜动用高科技手段“查岗”,这么看,榆林扶贫办也是其心甚笃。(7月1日新京报)
GPS作为一种现代科技,其先进的定位技术是不言而喻的。榆林市扶贫办将进一步加强对扶贫干部的工作管理,对全市参与扶贫工作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实行GPS定位管理,可能是基于这一考量。
对参与扶贫工作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实行GPS定位管理,初衷也许很不错。但有一点不要忘了,技术是死的、人是活的,再先进的技术,总会被某些人给“见招拆招”。GPS在“刁民”面前,无疑会暴露出“死穴”,让技术的先进性一下归零。
毋庸讳言,参与扶贫工作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中,不是没有“刁民”。所以,如果参与扶贫工作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想逃避定位,并不是没有办法。况且,下乡扶贫是一种工作内容,而GPS只能监控到人,当他们在移动时,是走街串户调研还是无所事事瞎溜达,GPS是监控不到的,技术的缺陷暴露无遗。
高科技充其量只能成为管理的一种辅助手段,对高科技真的不能过分依赖、盲从。其实,最好的管理还是制度,以刚性而完备的制度去管理参与扶贫工作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让他们无空子可钻,彻底断了慵懒之念想,从而真正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实行GPS定位管理,也许看起来很美,不过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对此须有正确的认识。
作者:钱桂林
编辑:宗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