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某地为整治市容环境,把路边的烧饼油条摊取缔,市民多有抱怨,认为政策给日常生活平添了不便。抱怨归抱怨,群众的早餐问题一直没解决。直到负责领导到社区走访听说这件事,做出上午8点前可以出摊经营的决定,问题才得到妥善处理。(6月23日 《人民日报》)
现实生活中,某些干部在推进工作时不爱和老百姓通气交流。问其原因,竟然是认为人多嘴杂,利益需求不统一,可能会影响工作开展。整治市容市貌无可厚非,但和既推进工作又满足老百姓需求相比,直接取缔关停所有早餐摊显然更加简单,花不了多少时间,废不了多少心思。这种“一刀切”式的工作方法表面上看提高了工作效率,让事情更容易办好,实际上却是懒政怠政的新变种,在不知不觉间激化了干群矛盾。
干部想干成事、干好事值得肯定,但怎么干却是一门值得深思的“大学问”。态度决定细节,心态决定成败。如果始终抱着对群众的不信任感甚至抵触情绪,认为群众提意见就是在添乱找麻烦,直接代替群众提需求,或者因为害怕老百姓“唱反调”,就对群众的合理需求不听、不看、不想,甚至直接把表达诉求的渠道堵死。那做出的决策、施行的公共政策和群众真实的需求之间有差距、有脱节就成了必然结果。老百姓怨声载道不理解政策为何要施行,基层干部干了许多基础性工作却吃力不讨好,这样双输的结局显然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更是对政府公信力的巨大损害。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一项政策制度设计的再科学完备,最终还是要由每一个具体的人去执行,并影响到每一个具体的人。党员领导干部耳朵朝下,多听听民声民意,多了解民心民情,并不会给工作推进带来多大的“变数”,也不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工作量。相反,多听听不同意见,多听听刺耳的实践反馈,会倒逼公共政策在制定和落实时更尊重科学,尊重实际。
党员领导干部要听得见老百姓的声音,更要听得进老百姓的意见。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这就是为何好听的话容易让人心情愉悦,刺耳的话会让人心情烦躁。要克服这个人性上的弱点殊为不易,这却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邓小平同志曾坦言,“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一个政策到底好不好,只有牵涉其中的老百姓有发言权。让老百姓说一次真话实话并不难,难的是让老百姓愿意针对每一件公共事务和政策落实都说真话实话。这需要老百姓和党员领导干部掏心窝子后,看到自己合理的意见变成了现实。
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交汇叠加,但这也是大有可为的历史发展战略期。在朝服务型政府转变的历史背景下,我们所有党员领导干部更应该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主动抛弃群众声音“过滤系统”,从刺耳的声音里听到真正的民心。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任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