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鹏:提振“舌尖信心”不能指望“种地直播”
2017-06-19 10:00:00 来源:湖北日报网

  47岁的魏宝玉一身农民装束,站在谷子地里,将手中一盆黑色的肥料一把把撒下。他将脸扭向镜头,憨厚笑笑,“这是互联网+农民的儿子。”这是山西长治市武乡县上司乡岭头村村民魏宝玉的第一次耕地直播多。镜头里不时出现湛蓝的天空和远处的沟壑,魏宝玉冲着手机镜头介绍着新近投入地里使用的有机羊肥。不同于化肥,这种肥料“没有化学成分,产出小米来营养价值高”。(6月18日《北京青年报》)

  在这个偏远的村子里,通过“种地直播”宣传农产品的已经有100多位村民,他们都是网络微商。可以说,这是农民的智慧,他们充分运用了“互联网+”,更好的推介了自己的农产品。

  而且效果也是喜人的,自从实现了“种地直播”,这个村子里的农产品就卖上了好价钱。就像报道中提到的魏宝玉,“种地直播”不仅让他的农产品销售火爆了,而且价格也高了,他在微店售卖4种不同价位的小米,价格较低的卖到9.99元、10元一斤,贵一点的卖到18.8元一斤。为何大米能够卖出如此好的价钱?很显然的是“种地直播”发挥了作用,消费者看到了“生态生产的场景”,看到了当地“湛蓝的天空和远处的沟壑”,通过“种地直播”,消费者有了舌尖安全的信心,就愿意购买这样的农产品了。

  问题是,“种地直播”也出现了问题,比如这样的农产品的价格就是处于高位的,就像一款大米卖到了18.8元一斤,如此高的价格不是所有普通市民都舍得购买的。虽然说,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我们都懂,可是依然不愿意看到“吃得安全”的代价是付出更多生活成本。

  再说了,“种地直播”就能确保在这些网店购买的农产品都是安全的吗?既然销售如此火爆,既然当地的农产品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谁敢保证当地的农民不会销售其他地方的“问题农产品”?

  提振“舌尖信心”不能完全指望“种地直播”,这不是最好的办法。最近这几年,涉及农产品的问题越来越多,农药残留、使用剧毒农药、在工业废弃土地里种植庄稼,让消费者失去了对农产品的信任,大家都在胆战心惊中吃着各种食物。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需要改变农业的发展思路,要回归“传统种植”,少些农药,少些化肥,少些乱七八糟的各种“生长剂”、“美颜剂”,更不能让那些孔雀绿石之类的化工原料进入农产品生产环节。

  病从口入的道理大家都懂得,于是也就有了“种地直播”的火爆,也就有了“种地直播”之下的农产品价格飞涨。监管部门应该从中看到消费者对于舌尖安全的期盼,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路径是让问题农产品没有机会走上市民的餐桌。因为,谁也不能保证自己购买的农产品,就是“种地直播”镜头里的农产品。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郭元鹏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