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6日)下午,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举办了一场名为“发现父亲”的论坛,让听众们颇为震惊——在家庭生活中,父亲为什么居然要被“发现”?父亲们都“去哪儿了”?在论坛上,市教科院家教中心发布了《小学生父亲参与的问题与对策调查报告》,认为“父亲缺席”“父爱缺失”的现象已较为普遍。(6月17日《新民晚报》)
在父亲节到来之际,上海市教科院家教中心专门发布这份调查报告,其用意就是进一步唤醒父亲的角色意识,让父亲在孩子学习成长的道路上不“缺席”,不要把所有的教育任务都压实在母亲方面。笔者认为,这个倡议出发点无可质疑,但现实社会生活中落实起来并非易事。缘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束缚,家庭成员角色定位的差异性,一般是做父亲的主外打拼,挣钱养家糊口,成为家庭的“顶梁柱”;做母亲的主内,承担“相夫教子”的责任,孩子日常学习教育、衣食住行都是母亲包揽的多。
俗话道:成事在人,谋事在天。父亲的“缺席”,果真就影响孩子的成长发展吗?其实这个答案,我们无须一锤定音。以笔者为例,在家乡上学读到高中,一直都是母亲陪伴,因为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一年一次的探亲假,父亲才回到家乡,与父亲见面次数屈指可数,但这也没妨碍自己阳刚之气的锤炼,看不出个人成长发展与父母都在身边陪伴家庭的差距。
诚然,在孩子学习教育过程中,多一些父爱之情,多一些父亲陪伴,对孩子成长发展是十分有益的。但我们要尊重主、客观环境,看条件具备与否,不能盲目地强调父亲“缺席”,孩子的成长发展就不完美,就不健全。就男孩子而言,就会缺乏阳刚之气。不可否认,快捷社会的今天,职场竞争压力在增多,工作花去了父亲们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在分身乏术、精力不济的情况下,被动忽略乃至主动放弃参与子女的学习教育活动,这些都在情理之中。但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关注孩子的学业、了解孩子的在校生活情况也是立说立行,决不能袖手旁观,全部让做母亲的操持。
在孩子的学习教育过程中,父亲“缺席”不等于缺少“父爱”。 笔者认为,父爱的表达,不一定像母亲那样在孩子面前忙于日常照料,关注孩子的学习教育活动。做父亲的,在孩子面前当个“好爸爸”,也不失一种好的“言传身教”法。工作勤奋敬业,家中尊老爱幼,邻里团结互助,做人表里如一,做事诚实守信,这些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无疑给孩子成长搭建了精神上的“标杆”。
总之,在对待父亲“缺席”问题,我们要冷静思考,客观分析,正确对待,只要把“显性父爱”和“隐性父爱”的角色嫁接好,就会滋养其孩子的内在生命、培育其健全的人格,孩子的成长发展就会“落地生根”。
作者:朱连斋
编辑:宗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