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坦厂中学与金安高级中学近日发布2017年招收补习生收费标准(第一学期)。这份收费标准相当吸睛,是按学生自己本年度高考(精品课)成绩分数与一本招生分数段相差多少进行收费的,其最少收费为2800元,最多收费4。8万元。(6月8日《大江晚报》)
尽管毛坦厂中学复读收费不一定是全国最高的,按高考分数筛选也是不少超级中学、优秀中学、示范中学的大众化做法。然而报道一出,舆论几近一边倒的批评,甚至有声音要求追查他们办补习班是否合法,建议好好治治。
为此,笔者不禁想起前不久河北衡水中学进驻浙江省平湖市办分校掀起的巨大波浪。当时反对的声音也十分强烈,说“衡水中学模式是浙江的昨天,不应该成为浙江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今天是一个平湖,明天N个平湖会出现。”……一句话,就是抵制“衡水模式”,好像衡水模式倘若在浙江落地,浙江的高考改革就会毁于一旦。
毛坦厂、衡水这类民办中学为何这么容易躺枪?当然有其存在一些违背“新式教育”理念,经不起细细推敲,需要调整的地方。但不知批评者有没有思考思考,他们为缺乏更多更好的阶层流动通道的贫困学子,搭起了一座可信的自我拯救的桥。
诚然,今天的毛坦厂中学在筛选复读生的时候,明显地渗入了自身利益和成本观念。只欢迎两种学生:一是高分复读生,因为能够帮助学校提升升学率,间接助长学校名气;二是愿意支付高学费的学生,可以为学校带来直接可见的物质回报。
这样的做法的确有些不尽合理,是有排斥成绩平平的寒门子弟之嫌,与“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相悖。但是,我们就可以因此看不见他们促进教育发展的积极性?不考虑民校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苛责他们用个体的力量去无偿地解决教育中的所有社会问题?正如去年央视所做的一期关于毛坦厂中学的专题节目中,主持人最后所说:当我们思考教育改革、高考改革等宏大话题的时候,应该要关注毛坦厂中学所代表的群体的实际,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
关于毛坦厂中学的复读生筛选,我们与其去指责,不如面对现实,建议他们做些改变。譬如,除了用“分数+钱”说话的筛选外,学校不妨讲求一点社会效应,对成绩优秀,并有权威证明该生是“贫困生”的学生,设计一定的百分比的“绿色通道”,不缴费或者减收费,让这些孩子得以实现理想。还可以对优秀但确有困难的学生,签订有法律效应的合同,像大学生贷款就读一样,采取缓收或分阶段收取等方法,保障不让一个有能力有积极性的学生被“钱”挡在求学的路上。
民办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动不动就挑个理由治治只能是阻碍,要想鼓励和引导更多民资进入教育领域,明智的做法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给予他们更宽松一些的环境。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邓文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