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朋友圈转发一条消息:复旦大学某教授月工资应发15335元,但实际到手只有8272元,而且是薪酬总数,别的啥都没了!这份工资单引起了网友的热议。而与此同期,上海住家保姆的月工资是五千左右,月嫂工资过万。这都是实实在在拿到手的钱!(5月25日《中国青年报》)
同样一张“复旦教授工资条”,有人看到了税负太高,有人看到教授工资太少,有人看到教授福利补贴多,有人看到教授的房租便宜。还有人拿其与保姆、建筑工等蓝领收入比较,认为教授还不如他们,得出“知识贬值”的结论。犹如一千个《红楼梦》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形象一样,由于每个人的社会观念、社会经验、职业等不同,对“复旦教授工资条”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这并不奇怪。人生百态就是如此,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社会价值、社会地位,也有相应的社会定价,收入就是最简单的社会度量筹码,成为衡量着个人价值的通用工具。
就拿教授的收入来说吧,工资条只是反映他在制度内的合法收入,包括基本工资、补贴、津贴等,都是有着相应的标准。而这个标准,与其职称、工龄、工时等挂钩,经过严密的计算得出,具有等级森严的阶梯特征,很难逾越。在扣掉五险一金、教师公寓费用后,收入看上去少了近一半,但其已经享受到低廉的房租福利,扣除的公积金、养老金等,最终也是落到个人账上,只是暂时不归自己自由支配而已。
最为关键的是,现在大学教授的收入来源广泛,很多人并不仅靠工资收入,而是靠讲课、出书、开公司、申请项目、投资入股等,收入来源比普通人相对较多,身份溢价也高了很多。比如部分知名高校教授在外面讲课,一个小时就有数千元、数万元之多,为啥会这么多,还不是因为顶着名校教授的头衔,这种身份溢价,岂是寻常的保姆、建筑工所能媲美。而且,教授的资历越老,其价码也越高,这就是知识长期积淀、社会地位带来的涨价效应,而保姆、建筑工等到了老年时,就干不动了,收入更不要提了。
可见,将教授与保姆、建筑工的收入做简单比较,并没有实际意义,反而会误导普通民众,轻视知识的价值,形成“知识贬值”的反智主义。近些年来,因劳动力红利消失,部分蓝领工种收入快速上涨,白领收入则停滞不前,甚至还有倒退迹象,加上房价高涨,出现清华北大毕业的学生,也买不起房的社会现象,令很多人反思高等教育的价值,发出“上大学没用”的叹息。这跟改革开放初期“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观念一样,都是对知识价值的误解,用一种短视的眼光看待社会问题,才会产生反智主义思潮。
从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看,知识的社会价值会越来越大,知识在经济增长的比重将越来越高,相反体力劳动、低技术工作的价值会大幅降低,被机器人、人工智能大规模替代掉。这种迹象越来越显著,如果不重视的话,还拿陈旧的劳动观念看待,漠视知识的力量,就会面临被时代淘汰的悲剧,未来可能连找个合适的工作都困难。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江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