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急管理学会校园安全专业委员会5月20日在中南大学举办“社会风险与校园治理”高端论坛,集中讨论中国社会风险演化及其防控、校园安全治理现状与发展方向等内容。当天,发布了《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指出,语言欺凌是校园欺凌的主要形式之一。(5月21日《中国新闻网》)
《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将校园欺凌分成了很多内容:有肢体欺凌、关系欺凌、拳头欺凌、语言欺凌、网络欺凌等等。按照校园欺凌的方式进行分类,语言欺凌行为发生率明显高于关系、身体以及网络欺凌行为,占23.3%。
对于校园欺凌,大家都有了充分的认知。可是要说到语言欺凌,又是那么的陌生。总是认为只有拳头欺凌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欺凌。事实上也是这样,对于校园欺凌的治理,监管部门更在意的是拳头欺凌,治理的力度也在加大,让暴力的拳头离开校园。
关注拳头欺凌是一件好事情,提升法律打击的标准,也是抚平伤口的需要。但是,如果轻视了语言欺凌的危害,则最终让校园欺凌从“暴力欺凌”演变成“软暴力欺凌”。
语言欺凌的危害丝毫不比拳头欺凌小,只不过是伤害的方式不同而已。拳头欺凌,痛伤的是幼小的身体。语言欺凌,痛伤的是幼小的心灵。就像将一把把锋利的刀子插在柔软的心上。那种伤痛也是能以承受的。
现实生活中,语言欺凌无处不在。曾经看过一篇极端的报道:一位村民残忍的向邻居的饮水里投毒,原因竟然是“受够了邻居的指指点点”。邻居们没有打他,没有骂他,只是瞧不起他,平时冷言冷语讥讽。这让他的心理承受不起。这位村民当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可是,这种语言的欺凌也需要关注。不是只有殴打,不是只有谩骂,不是只有动手动脚,才是欺凌。
成人世界里的语言欺凌,在孩童世界,在学校世界,也是存在的。去年的时候,某地学校发生一起自杀案件。孩子的遗书中写道:都瞧不起我,都讽刺我,都挖苦我,我心灵煎熬太大了。这种因为语言欺凌导致的心灵脆弱是不对的,但是我们也要重视语言欺凌造成的伤害。
语言欺凌的现象,来自于影视作品,来自于生活姿态。可以说,是“言传身教”让某些学生在语言欺凌中“自学成才”了。这需要加强教育,让学生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这需要净化文化,不传播语言欺凌的不健康文化。有的时候,身体的伤害可以愈合,而心灵的伤害却是一辈子都难以愈合的。
治理“语言欺凌”也需要“亮出拳头”,不能任由其野蛮生长。有一种校园欺凌叫“动口不动手”,但是这绝不是君子所为。
长江网网评员:郭元鹏
编辑: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