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3日发布每周通报,点名道姓通报68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从2013年12月15日,中央纪委首次点名道姓通报曝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第一起案例开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继续加大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力度,到现在驰而不息地把违纪者“请”到曝光台上“晒一晒”,“点名道姓通报”已在各地形成常态。(5月5日,中国新闻网)
以前官方对于违纪干部的通报,总爱用一个“某”字一笔带过,比如通报中常见“某省”、“某市”、“某单位”、“某官员”等字眼。另外,以往的通报还喜欢用一些模糊的词语,比如“少数人”、“一些同志”、“部分干部”等。这种通报总给人一种“羞答答”的感觉,似乎通报批评违纪干部成了一件讳莫如深的事情。
不过,这种“羞答答”的通报传统在2013年年底被彻底打破了。2013年年底中央纪委对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发出通报,其中“点名”通报成为一大亮点。在此之后,各个地方纪委纷纷效仿中纪委的做法,一时之间“点名通报”成了正风肃纪的新常态,也得到了民众的点赞叫好。
“点名通报”实际上是对通报周知性的一次理性回归。通报之所以称为通报,就在于通报具有周知性的特点。从这个角度讲,通报就应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在通告中总是用一些含糊的词语,一则通报信息不够准确,二则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涉事干部难以起到警示作用。更糟糕的是,“羞答答”的违纪通报,因为无法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非常容易激起民众猜测和窥探的欲望,从而滋生诸多谣言。因此,通报选择点名道姓的方式,既是对违纪者的一次曝光,又是对公众关切的有效回应,还是政务信息公开的法定要求,可谓“一举三得”。
现在,通报“点名道姓”已经成为各地纪委的共识,但是要真正的落实到执行上,纪检干部还要牢固树立两个观念。一是点名通报不能怕得罪人。一些纪检干部认为,违纪干部已经受到了相应的处罚,再对其予以点名道姓的曝光,容易被人误解为“得理不饶人”,甚至还担心会因公得罪人。二是点名通报必须从严。点名道姓的通报能够达到“一人患病、众人预防”的效果,能够警示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把纪律挺在前面。如果对违纪干部“低调处理”,不敢动真碰硬,其实在无形中就降低了干部的“违纪成本”,让问责效果打了折扣。全面从严治党,点名道姓通报曝光违纪干部,是增强问责威慑力的重要“杀手锏”,因此在执行上必须本着“认事不认人”的态度,严格落实。
通报不该是一朵“羞答答”的玫瑰,永远在官场上“静悄悄地开”,在正风肃纪制度化、常态化的今天,“羞答答”的通报已经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了。 因为,通报“点名道姓”彰显信息公开的力量,同时也更好地维护了通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所以笔者认为,“点名道姓”应该也必须成为通报的一条“铁律”,并且永远贯彻执行。
长江网网评员:沈道远
编辑:宗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