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涵的语言天赋极高,我们可以明确感受到他精通上海话、粤语、湖北话、四川话等多种方言。有人统计过,汪涵在节目里秀过不下20种方言。这种用方言“套近乎”的主持风格,让汪涵成为无数人的“老乡”。汪涵在与身边很多朋友的孩子交流时发现,不管这些孩子是哪里人,他们大多听不懂也不会说自己的家乡话。“现在很多孩子只会说普通话和英文了,我觉得很可惜,因为每种方言都代表了一种地域文化。”汪涵自费近500万保护方言:乡音每2周消失一种,孩子们只会普通话和英文很可惜!(5月6日新华每日电讯)
首先对汪涵在保护方言上的自觉、力度、决心表示钦佩。汪涵成名于娱乐圈,但他也是一名学者,有着较为深厚的学养,属于主持人中的“另类”。他还是娱乐圈中的“隐士”,不开微博、不用电子邮件,一直保持着传统做派。看到各地方言尤其是家乡方言面临消失的危险,他人到中年想担起一份保护方言的责任,这值得称道。此举比那些出名后赚了点钱就不知天高地厚,整日花天酒地,绯闻频出的明星们不知要强多少倍。
的确,保护方言的关键是要激活内在的文化自觉。汪涵认为,让方言能够传承,要靠年轻人,因为年轻人是最好的传播群体,需要契合他们的需求,让方言有趣,真正激活他们的兴趣,让他们真正喜欢并说起来。要改变“只有三四十岁的人在台上唱戏,五六十岁的人在台下看戏”的状态。并想用电影、音乐、旅行、综艺节目等形式达到,即“娱乐+”的形式去做。他提出了“精准”语保,“精准”就是指向年轻人,找到他们感兴趣的方式。
然而,就方言如何“保护”,并非所有人都已达成共识。作为地方性语言,其背后传递出的民俗文化,确实在不少方面有保护的必要,这对于传承优秀民俗文化,寻找认同感等都具有特殊意义。可“方言”的根在哪里?它既不在钢筋水泥造的办公楼里,也不在人群鼎沸的现代化超市里,更不在麦当劳或肯德基里,而是在街坊、胡同、老树、小吃等人们的世俗生活里。也就是说,方言的式微,不是方言本身出了问题,而是其背后支撑方言的文化习俗在变弱。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也是民俗学家的冯骥才经常对村落的消失忧心忡忡。他曾带领专家组对全国所有村落进行了田野考察,他感叹道:“问题比想象的严重得多。最近10年失去了90万个村落”。2000年全国有360万个村落,2001年是270万个,现在的自然村只有200万个左右。他打比方说,“就现在我们开会的时候1天100个村落就没有了”。而村落也好,城市中的那些老屋、邻里、胡同也罢,都是方言的土壤。如果土壤没了,方言靠什么滋养?
民俗中有着最鲜活的历史、文化、传统,也是方言的源泉。但我们对民俗,即非物质遗产的保护还不是很够。这不仅体现在观念滞后,更有如资金、技术、管理缺乏等问题。对于方言源泉的民俗文化,我们一定要把其摆在更高的位置上善待。只一味强调硬性保护方言,却经常忽视长期以来我们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培植,那么,想保护方言必定徒劳。因此,要想保护和发展方言,首先就该去培植当地的民俗文化。缺乏民俗文化支撑的方言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由此,汪涵对保护方言的努力值得赞赏,但仅靠艺术形式还远远不够。如果“千城一面”的居民不再有原来的邻里关系,当城市的民俗在钢筋水泥大楼的重压下没了精气神,当乡村不断消失而文化也跟着消失,如此情势下想要保护方言,岂有可能?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天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