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考生为中医药学世家、名家子弟(直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就符合高校自主招生‘特色招生’选拔条件。”看到此消息,大部分人的反应一定是:假新闻?然而,不要怀疑或惊愕,信息来自《人民日报》,这的确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今年自主招生的特色条件。
此项消息一出,舆论一片哗然。有人调侃:“高考不仅能‘拼爹’,现在连‘爷’都‘拼’上了!”
“拼爹”“拼爷”(直系血亲),甚至“拼伯姑舅姨”“拼表哥堂姐”(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这些乍一听显得荒诞不经、很不公平的条件,何以成为自主招生的敲门砖?在网友们“口诛笔伐”的烟硝之下,让我们冷静思量:这项自主招生选拔条件的设定,必然有其隐含的意义和导向。
“拼爹”,一般理解为依靠父母获得不当的利益。而获得的利益,也常被具象为“富二代”肆意挥霍的万贯家产,抑或“官二代”猖狂滥用的非法权利。
但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作为一所高校,其自主招生特色条件看重的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这里其实不是“拼爹”“拼爷”,而是一名学生背后的家庭教育、家学渊源。应该承认,中医世家、名门子弟,从小嗅着药房空气中氤氲的甘涩的煎药味道,望着层层叠叠的药柜和里面五颜六色的草药,听着长辈诵读《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这些靠耳濡目染所获的“高起点”,的确是外人难以企及的。
从婴儿呱呱坠地之日,家庭就对孩子成长起着不可磨灭的影响。父母的言行举止、喜好习惯、理想追求、道德境界,潜移默化、静水流深,不知不觉中就会塑造孩子的心灵,影响孩子的性格乃至人生走向。许多家长会有意识地陶冶孩子,特别是一些自身功成名就的人,更注重将人生经验传之子孙,为后辈树立追随的榜样。如今都在说“拼爹”,而古今中外许多“当爹的”,为教育后代也往往很“拼”。
苏轼在六十多岁被贬谪海南岛时,所写的诗句“怛然悸寤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讲述了梦中害怕父亲检查课业,提心吊胆很不踏实,像咬了钩的小鱼一样焦虑不安。可见,父亲苏洵的严厉督促,到了老年,仍是苏轼的“童年阴影”。文章大家苏洵,对苏轼、苏辙的教育可谓苦心孤诣,他乐于倚床听两个儿子读书,并随时校正错误;他亲自陪着两兄弟,千里迢迢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父亲的严苛教育,对苏轼、苏辙二人年少及第、文传千古的重要作用,怎么说都不为过。
明代“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王阳明,其父王华是一位状元。难得的是,王华自幼品行高洁、悬梁刺股、仕途得意,但对于王阳明质疑“读书登第”,声称“学圣贤”才是“第一等事”这样看似不靠谱的言行,他虽心怀忧虑,却予以宽容,且循循善诱之。王华还曾召集三位从弟和一位妹婿等四人,为王阳明组成超豪华的“高考补习老师”阵容。不仅自己言传身教,对孩子的“荒唐想法”予以包容,而且舍得“教育投资”,这位状元父亲为儿子的成才,不可谓不“拼”。
读《万物简史》时,我看到了类似的案例。年轻的地质学家沃尔特·阿尔瓦雷斯在考察时,发现两层古代灰岩中间有一层突兀的淡红色黏土,似乎与恐龙的突然灭绝关系密切。然而,20世纪70年代,无人对这层黏土做过研究。在外界资料短缺、自身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促使沃尔特深入研究下去的原因,是“他跟有个能帮得着忙的局外人有着无可挑剔的关系”。这个人就是他的父亲路易斯·阿尔瓦雷斯,曾经获得诺贝尔奖的核物理学家。本来对儿子搞地质有些不屑的父亲,亲自带着儿子,登门拜访能精确测定黏土化学成分的专家,请求对方帮助。一项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的灾变说,由此而诞生。
因《朗读者》节目再次名声大噪的董卿,近日在接受采访时,回忆父亲对自己严格的教育,一度潸然泪下。如今的她,已能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谈及对自己儿子的教育,她更是表示:“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此“拼”的爹妈,对于后辈的榜样力量,着实难以估量。
在当下中国社会,“拼爹”一词让父爱蒙尘。依靠父母的权力、金钱走捷径、谋私利,理应遭到唾弃。然而,无论官宦学者,还是贩夫走卒,为子女的成长成才,营造好的家庭氛围、家学渊源、家风世德的“爹拼”行为,却是值得称道的。
“拼爹”须摒弃,“爹拼”实可取。也许这样的看法,方不失之偏颇。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杨小雅(华中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