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大赛】蒋梦雨:大学生防艾,不止知识普及这么简单
2017-04-30 12:05:00 来源:湖北日报网

近日,“湖南长沙岳麓区发现106名大学生艾滋病感染者”的消息将我们的视线迅速聚焦到艾滋病这样一个相对边缘和敏感的话题之上,可是和每年世界艾滋病日的有关新闻不同,这则消息将学校这样一个象牙塔和艾滋病联系起来,平地惊雷般引起了更多的讨论。继这篇报道之后,媒体也陆续跟进报道了一些感染大学生的心路历程,如凤凰网的《当象牙塔遭遇艾滋病》,持续的发酵之后,是家长、教育学者以及媒体等多方都深感惋惜,积极呼吁高校普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可是,引导大学生“要爱不要艾”,绝不能单凭高校普及艾滋病知识。

解铃还须系铃人,如果要从根源上将艾滋病和象牙塔“解绑”,就必须首先知道到为什么高校会与艾滋相连。

根据卫计委的统计,从2005年开始,性传播取代静脉毒品注射,成为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尤其在青年学生中,男性同性传播的比例已高达81.6%。作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成为艾滋病的雷区,显性原因是大学生缺乏相应的艾滋病防预知识,隐性原因则是当代的大学生正经历着他们这一代人特有的精神革命。他们的恋爱观、婚姻观在传统文化和全球化的双重影响下快速更新,他们对于同性恋、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也日新月异,艾滋病威胁校园的背后不仅反映着滞后的性教育还映射着同学们开放的性观念。

当我们把现在大学校园的主力军放到时代背景中去考虑,也许会更便于理解。一方面他们多为90后,甚至95后,作为新生代的大学生,他们既接受着传统的中国教育熏陶,也通过网络等途径受到西方“自由”“人权”等思潮的影响。受过高等教育的他们对女男平等、民族平等、同性恋平权运动等议题也不再陌生,开放的国际环境和多元的价值标准让这一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对同性恋有了更大的包容度,这个相对包容的象牙塔也让同学们更放心地开始建立性向的自我认知。

以对位于湖南的大学的调查为例,2017年发表在《法治与建设》上的数据显示,70.7%的同学对同性恋持赞成或中立的态度,仅有6.6%对此表示厌恶;《中国健康教育》的数据结果也大体一致,41.1%和67.3%的同学对婚前性行为和同性恋持赞同或中立态度。这些有力地说明了当今大学生有着更加开放的性观念,与之对应的是传统教育中“性教育”的缺位,导致大学生们预防意识的淡薄和预防技能的缺乏。

对此,学校开展系统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无疑是一项“亡羊补牢”的及时之举,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将科普模式化,仅仅提倡知识普及。大学生防艾,还是要从实际出发,站在当代青年的角度上制定对策。要知道,当我们热火朝天地讨论“小学生性教育尺度”的时候,大学生们注定无法回到童年接受“返厂加工”,早期的教育空白让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从学校获取“性知识”的思想基础,相反,他们同性恋、艾滋病的知识来源电视(75.7%)、书籍(57.4%)、网络(41.8%)等。

而如今的综艺节目如《奇葩说》《你正常吗》都曾将同性恋设置为讨论的话题,同人文学和耽美日漫也被大量生产,我们也可以为大学生们量身打造一些新的科普方式,将大众传媒、同伴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同时也就避免了防治措施的单一灌输,而是将知识普及与性知识、性道德、科婚恋观等教育相互融合,让当代大学生们自己的方式给他们“补课”,让他们对同性恋、艾滋病不仅能拥有人文感性的包容,还拥有专业理性的认知。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蒋梦雨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