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首个残疾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成立。陕西省计划用3年时间培养300多名残疾人新型职业农民,对经培训考核达到相应技术等级的,由有关部门发给相应的职业农民技术职称资格证书。(4月28日《人民日报》)
近年来,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陕西省这项举措是在为残疾人传授技术,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技术,获得职业。今年,青岛公务员考试首次定向招录3名残疾人。浙江也加大招考残疾人公务员的力度,共有22个职位面向残疾人招考公务员。让弱势群体通过劳动和就业提高生活质量,比单纯地物质救济更能让弱势群体感受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更有尊严地生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弱势群体虽然遭遇挫折,但并不代表他们只能是被帮扶的群体。河南卫视去年打造了一档公益扶贫节目《脱贫大决战》。其中一期报道了贫困县的甘刘村有两千多人口, 全村只有一位村医。这位村医叫刘超云,他自己的身体也有“鸡胸”(胸骨向前隆起成畸形)的残疾,行动不便。他的家庭也很拮据,有一个先天智障的女儿。刘超云日夜坚守在卫生室,免去了村民自费的诊疗费,还经常主动去看望他的病人。村民他当成了自己的家人。刘超云坦言热爱这个职业,因为他能够在这个岗位上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实现人生的价值。
弱势群体不希望被边缘化,不希望被社会遗忘,他们也有创造价值贡献社会的理想。弱势群体只是在某一方面存在缺陷。社会不能放大这些缺陷,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并且能让他们运用闪光点实现人生价值。有些西方国家如德国、瑞典、比利时、澳大利亚等,针对残疾人、流浪汉和乞丐等失业青年,推出了专设岗位、“游艇工厂”、“男人工棚”等行之有效的措施,使无业青年的失业率大大降低,并涌现了一大批就业标兵,值得我国借鉴。
4月27日,自闭症人才项目在京启动。这个项目旨在帮助自闭症人群挖掘培养天赋和才能,为他们创造工作机会。中国精神残疾人协会主席温洪说到:“构建更加包容的环境,让自闭症人群能够实现独立、有尊严的生活,是协会矢志不渝的目标。” 让弱势群体有尊严地生活,不仅是一个协会的目标,更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目标。
一个国家的人文关怀往往体现在最底层人民的身上。弱势群体如残疾人士,容易觉得自己是无用之人,陷入悲观和消沉。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救助并不能从根本上他们的生活态度。弱势群体有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诉求。国家和社会应该努力为他们提供更多创造价值的平台,让他们有尊严地活在这个世界。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解晴晴(广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