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新华网推出的大型网络调查《90后真已陷入“中年危机”?》,近六成网友不认为90后算中年人,但同意90后遭遇“中年危机”这个说法。在引发90后焦虑的几大因素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收入少;价值观缺失;工作压力大。(4月25日 新华网)
联合国关于中青年划分的博文,在网上网下引起一片热议。按照此标准,1992年出生的“小鲜肉”也不经意间进入中年。虽多有不认同者,但90后的“中年危机”,却在不知不觉中搅动着90后内心深处的“春水”。不管是否真的已“人到中年”,恐怕这个心里的坎还需要用心去迈,更需要用心药去解决。
一些学者解释中年危机,一般高发在35~50岁,在40~65岁之间的男性身上,称从广义上来讲,是指这个人生阶段可能经历的事业、健康、家庭婚姻等各种关卡和危机。人是否到中年,各有不同标准,各方也各自坚持相应的尺度。当90后一味在乎这个标准,给自己贴上个“中年危机”的标签,无遗会增加不少心理负担。
在认为自己已经进入中年的90后们,他们的理由是经济负担重,上有老下有小,但其实,这些90后尚且并没有承担太多的家庭负担,其父辈多数仍然处于工作状态,90后所谓的养老压力说还言之尚早,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其父母为其承担部分家庭支出负担、父母帮忙照顾孙子女的大有人在。
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人需要面对的问题,收入、就业、养老,但倘若只看到问题而忽略所拥有的年龄优势、环境优势和社会优势,就只能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境地。
90后的“中年危机”,其实说到底还是心理的示弱。原因何在?源于90后生活的特殊生活状态,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们还没真正完成心理成熟,即进入“中年状态”。心理的不成熟难免陷入压力恐慌当中。但是,90后们又拥有70后、80后所不曾拥有或少有的时代优势,只有平衡优势和不足,所谓的“中年危机”也就不存在了。
中国有句老话为“老要张狂少要稳”。即便进入老年也要有精神,一旦没有精神,老年就真的步入日暮之年。而对于20多岁的90后来说,更需要守住人生第一个20年所应有的朝气。虽然多数90后并不认为自己进入中年,但“中年危机”在不少90后内心中潜伏,尤其需要尽快扭转。
破解90后“中年危机”问题,既需要通过树立正确的心理认知来更正,同时也需要解决90后面对各种困难,既要增强心理塑造,提高90年抗压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为90后解决问题提供一系列的解决平台和渠道服务,让90后们有压力有活力有动力的支配自己的青春年少。
当然,90后所面临的问题,不能单纯用“心胸豁达”简单解决,否则,就又陷入了唯心论的歧路,无益于解决现实问题。但乐观总比悲观好,办法总比问题多的积极心态,总该是90后们所需抱持的心态。
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只有认清自己当下的角色,拒绝再做“社会巨婴”,摆正心态,用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问题、处理问题,才不会自觉中年之困、彷徨无措。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明确表示,政府将制定实施一系列促进青年发展的政策措施,激励引导青年与民族同命运、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发展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无遗为90后成长提供一个充分保障的广阔舞台。
90后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或许还处在“未赋新词强说愁”的状态。不管是否认同90后中年说这个观点,尤其需要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既要保持压力又要给予释放压力的现实保障,90后的天空才既广阔又波澜壮阔,90后“中年危机”才会烟消云散。
长江网网评员:张立
编辑: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