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娅:保留书香,让“阅读”成为风尚
2017-04-20 14:58:00 来源:湖北日报网

近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一组数据耐人寻味:超四成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近七成的成年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4月20日《人民日报》)

今天,我们时刻都在与阅读相遇。可以说,只有要互联网的地方,阅读就不会或缺。然而,在互联网几乎无处不在的当下,依然有超四成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近七成的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当越来越强烈的阅读需求遇到广覆盖地电子阅读之时,我们该如何更好地推广阅读,满足国民对阅读的强烈渴望?在笔者看来,保存纸质阅读的那份情怀和书香,完善阅读设施建设,是有效之举。

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是硬币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尤其在推进“全民阅读”的时代,当电子阅读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保留书香,补足纸质阅读的短板,将能发挥出“1+1>2”的阅读推广效果,让更多的人加入到阅读行列,进而让“阅读”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要持续推进公共图书馆发展。公共图书馆是免费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图书馆。按理说,对于爱读书、想读书的民众来说,公共图书馆是最好的去处。然而,部分地方公共图书馆却几乎成了摆设,书籍陈旧、管理滞后,民众对图书馆的期待值基本为零。对此,要想早日形成“爱读书”的良好风尚,推进公共图书馆发展是首要一步。这就要求各级地方政府要重视文化服务场所的建设,保障文化产业发展资金,完善公共图书馆管理机制,加强服务品质的督查,以高度的思想重视,扎实的行动自觉,打造让民众满足、喜爱的图书馆。

要大力扶持实体书店发展。随着电子阅读份额的不断提升,实体书店正面临着顾客流失、濒临倒闭的困境,而其数量的锐减无疑是与“全民阅读”目标相违背的。对此,大力扶持实体书店发展,给读者更多的阅读空间,更好的优质服务,是重要举措。这就需要政府部门适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将文化发展资金适当向实体书店倾斜,以帮助书店加快转型,度过难关。而书店自身也要适应电子阅读时代的发展,创新运营模式、提升服务品质,用内涵、情怀、品质留住读者、吸引读者。

要重点鼓励农家书屋发展。农家书屋是政府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建立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这一公益性文化虽补齐了“全民阅读”在农村地区的场所短板,但同时也存在短期建设红火,长期运营惨淡的问题。对此,政府部门要本着为农民服务、合理利用资源的原则,提升增量,优化存量。要加强对农家书屋运营管理的指导督查,定期组织管理员进行业务培训,督促不合理书屋及时整改。要加大对农家书屋建设的帮扶,建立政府和村级共同出资维护的机制,保障书籍更新、管理优化的资金需求。

要创新推动流动书屋发展。随着城镇化建设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在路上”正逐步成为人们阅读的又一好时机。正如流动朗读亭能推动《朗读者》越发火爆一样,只要文化传播主体创新推动流动书屋发展,“全民阅读”的脚步就能更进一步。这就需要文化传播主体主动把握机遇,创新工作方式,在火车上、地铁里,建设流动书屋,并对标民众需求和“在路上”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多样图书。如此,流动书屋就能成为另一个让人们能够慢下来阅读的重要载体。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娅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