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纪委通报7起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例。其中就包括六安市裕安区城南镇关王庙村套取扶贫专项资金、宣城市旌德县版书镇版书村违规挪用扶贫资金及合肥市肥东县白龙镇快乐村党支部原书记周华、村委会原主任张国勇等7人套取项目资金等问题。(4月19日中纪委网站)
这些典型案例各具特点,有的违规截留套取资金、有的优亲厚友,但总体来看,这些问题都发生在基层村组,特别是一批村级书记、主任,还真就敢把扶贫资金往私人的兜里揣,本应用于建设公共设施和发放到户的专项资金,就这样丢失在了通向贫困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上。
近年来,扶贫领域屡屡曝出“蝇贪腐败”,2016年8月,中央纪委首次针对扶贫领域扶贫问题进行专题曝光,惩治“利剑”直指基层。诚然,不少基层干部“抠”出了习惯,种养殖帮扶、基础设施项目、“兜底”生活补助……找到空子就钻、找到利益就占,更有地方出现了类似“扶贫羊”不翼而飞的咄咄怪事,着实令人震惊。其实,这些“蝇贪”问题所涉金额往往不大,但对于具体到某一个贫困户来看却是“致富钱”乃至“救命钱”,这些掌握着资金使用流向乃至分配权力的村干部,就这样撬动了贫困群众的“奶酪”,或雁过拔毛、或坐收坐支,手段多样且隐蔽,稍有不慎就令其得逞。
事实上,很多“村官”职务不大,权力却不小,各项惠民政策、各类资金补贴,层层下移的最后一站就是村组一级。“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落实到基层往往就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安排部署,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既要依靠村一级开展工作,又常常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细致的跟进,有的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了尽快推进目标任务迟迟不予重视甚至毫不作为,一些扶贫资金就这样停在了基层“最后一公里”,这些手握职权、熟悉情况、心存贪念的干部悄然动作,也就摇身一变成了坐食民利的“硕鼠”,甚至严重破坏了地方扶贫攻坚的“生态环境”。
因此,扶贫资金屡屡丢在“最后一公里”,症结所在就是监督问题。当前,全面小康的“倒计时”越来越近,正是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人力,推进扶贫精准化、实效化的有利时期,如若只知开源不知控流,对资金下拨链条做不到环环相扣,必然还要出现更多“蝇贪”,酿成的后果更是要用更多时间精力和财力物力来弥补。扶贫资金不是可以动的“唐僧肉”,更不是可以视为平常、一般对待的种类,倘若资金流向的“闸门”在最后一道关口失守,意味着贫困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政府部门的形象将大打折扣。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对涉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循本溯源、找到监督缺失的“根”。信任不能代替监督,针对扶贫领域更是不能有一丝松懈,其实不难发现,越是监督力量较弱的地方,越容易发生“雁过拔毛”“小官巨贪”等典型案件,特别是涉及任务量较大、政策种类较多的贫困乡镇,稍不留神就让不少村级干部捞了油水。监督的关键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有的放矢,在于善用“巧力”,有的地方之所以能够有效减少或杜绝扶贫领域腐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做法,特别是从制度层面规范的资金监管方式,抓专项、抓个体、抓责任,层级分明、紧盯日常,尤其是县市和乡镇两级,必须从审核把关上入手,既要有“发放”更要有“反馈”,从机制上预防到位;有的问题出现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好事,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就用好了“杀鸡儆猴”,找典型、抓负面,打掉一个牵出一窝,用实实在在的查处予以震慑,让很多人收住了手,更向贫困群众表达了清晰的从严信号,此后再有苗头,处理起来也能事半功倍。
资金丢在“最后一公里”也就等于监督丢在了“最后一道关”,从严查处是好事要事,但要有过硬的态度、过硬的举措,绝不能屡屡宽限或轻易被蒙蔽。一些地方和有关部门是该好好找些正本清源的举措了,切莫纵容一时、懒慢作为,还在以应付和被动之举平添忙乱,在贫困群众看来,监督失责的罪过也是不小的。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余祖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