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各种人才计划、人才工程的“帽子”满天飞,适合社科年轻学者的帽子也多了起来,有些学院领导硬性要求青年学者削尖脑袋去争。因为高“帽子”,往往事关学院自身绩效和利益。一所大学里,每个学院一方面要争话语权,另一方面还要完成规定绩效。学院戴各种“帽子”的教师越多,在各种评审委员会中掌握的话语权就越多,拥有的资源分配权就越大。但与此同时,不断在学术上“注水”,“秀成果”,造成学术泡沫的现象相当普遍。(4月13日 中国新闻网)
近年来,为了推动科学技术研究发展,助推一批高质量高层次科研成果转型,国家有关部门不断加大了对人才发展的支持力度,设立了各种培养计划和学术拔尖人才培养方案。一旦入围某个计划,戴上某顶高帽子,就意味着身价倍增,可能带来一笔不菲的科研启动基金,可能会让职称评审“一路绿灯,扶摇直上”,也可能会分到一套大房子,甚至头衔的增加和镀金,会带来个人地位的提升。在这样的现实下,学校和高校教师挤破头去争“帽子”,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应该说,争到各种“帽子”的人,大部分还是名副其实的,可谓实至名归。但是其中鱼目混珠的也也有一定市场。为了帽子,先是“抱大腿”、“跑关系”“混脸熟”,热衷于频繁参加各种所谓的“高大上”会议,这种“跑”“要”客观上助长了学阀和山头主义;而后便是搞各种急功近利的学术投机,将本来的一篇论文分割为几篇,造成研究成果的低质量循环,大量资金附着在一些人才计划的“帽子”后面,从而造成了严重的学术泡沫。
享受着相应的“帽子”带来的荣誉等身,却在无形中助长了学术泡沫和歪风邪气,这样的行为是科研工作的巨大耻辱,必须坚决反对。这其中有全社会浮躁心理在科研领域的投射,有教育考核评价出现偏离的原因,但归根到底还在于急功近利的功利化思维作祟。比如近年来中国在国际杂志上发表的科学论文数量已上升至世界第一,但有创新性和影响力的成果数量与总量并不匹配,更严重的是,之前还发生过国际期刊撤下中国作者的学术论文这样“打脸”的事情,这就不得不需要我们反思了。
当下人们的效率意识和时间意识、竞争意识日渐凸显,这在从事科研工作的研究人员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科研人员急于戴到帽子,得到扶持,从而产量丰富;科学研究考核评价更是集中在课题中标、成果评估、职称评定等等外在方面;而有关部门也是急于强调产学研一体化,过去科学家身上那种甘坐冷板凳的精神、毕生只为一件事而奋斗的精神早已难觅踪影。
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的好奇心是推动思想进步的永恒动力;德国哲学家康德告诫人们要仰望星空,这样才能够适时唤醒心中的道德。这其实都说明,人类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前进,更重要的还是为了学术而研究的纯粹之心,还是为了科学目标追求的赤子情怀,而这些也绝非几顶帽子就能囊括。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璐(兰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