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齐:“等级标签”是功利主义下的冷暴力
2017-04-12 10:14:00 来源:湖北日报网

杭州网友爆料:我女儿在余杭一所小学读二年级。最近听女儿说,老师把学生分三种,精英组、平民组、麻将组。其中,平民组又分好几个等级,而麻将组底下的,就是学习不好的小朋友。(4月11日《钱江晚报》)

余杭这位老师给学生贴上不同的标签,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首先伤害的就是学生们纯洁和幼小的心灵。给学生贴上差等标签无异于告诉别人“一日为贼,终生为贼”,是对学生自尊心和上进心的打击与摧毁,容易让他们自甘堕落,丧失动力。

而且,一次考好没有考好能说明什么呢?两次、三次,即使是一个学期、两个学期没考好,也不能就认为一个学生是差生!同样地,一次考好并不代表以后也能考好!“等级标签”也可能对“精英组”和“麻将组”造成严重的后果:让成绩好的学生有一种优越感,经不起挫折,或是自我感觉良好,不思进取;让中等成绩学生自甘平庸,碌碌无为,或是侥幸不在差等之列,沾沾自喜。

“有教无类”思想是中华民族教育史上的优良传统。一方面,无论贵贱、贫富、智愚都应有受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人的贵贱、贫富、智愚、贤与不肖,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两个侧面都直指教育的公平性。“等级标签”的做法不仅挑战“有教无类”的优良传统,更是损害教育的公平性。可以说,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消除差异,达到知识上的“共同富裕”,加剧任何差异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不成才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书育人本就是教师的职责。通过循循善诱,通过传道解惑,把学生引向真善美,让学生攀登知识高峰,将学生培养成社会有用之人,他日为社会创造财富。“等级标签”即使目的是在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也不是正确的方式,这种饱受诟病的等级观念,只会有摧毁学生的作用。况且,学生都是有可塑性的,尤其是小学生,天真无邪,一张白纸,老师是他们开启人生之路的“大门钥匙”,而不是引向歧途的“黑洞”。

况且,《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章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给学生贴上“等级标签”的做法,显然与法不合。俗话说得好,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因人制宜,因材施教,方为上策。

说到底,“等级标签”是一种人格歧视,先入为主地把人分为三六九等,与人生来平等的现代人权观念格格不入。相比于体罚等暴力行为,贴上“等级标签”的行为无疑是一种冷暴力,它折射现在一些老师师德欠缺,爱心欠缺,喜欢搞点“小动作”的功利主义心态。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显齐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