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发挥好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近日,在贵州调研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时,中组部部长赵乐际再次强调了抓党建促脱贫的重要性。
党建强则有力量,时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建扶贫已然成为各地的主基调,但是,还存在党建扶贫效果不佳、党员作用发挥不力、党建特色优势不显等问题。基层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如何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凝聚攻坚克难的战斗力量,确保中央的扶贫政策在落实过程中“不走样”?在笔者看来,还需要用精品党建引领精准扶贫。
基层组织要“上链”,激活主动力。产业扶贫作为“造血式”扶贫的一个重要抓手,在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或是产业项目落不实,或是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低,亦或是产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党建助力产业发展的效应还未能充分释放。把党建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就是需要让基层党组织在产业链上“开花结果”,实现党建工作与扶贫开发的良性互动。比如,在产业链上建支部,扩大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在产业链上抓培训,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在产业链上帮民富,引领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兴产业、促发展的“助推器”。
党员干部要“进户”,配强主心骨。扶贫工作识别到户、措施到户、成效到户,关键在于党建工作落到实处,而党员干部就是主心骨。时下,一些党员干部扛着抓党建促脱贫的旗帜,行弄虚作假之事;有的喊着求真务实的口号,结果“心中无数”“胸中无图”;还有的抱着民主管理的姿态,却唱着“一言堂”的曲调,在落实党建促脱贫的理念和方法上,还存在“做选择”“搞变通”“走形式”等现象。落实党建促脱贫的“最后一公里”,才能释放党建促脱贫的巨大效应,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做到进村入户,吃透民情、理清问题、找准路子,扎根到一线,沉入到每户,把党建力量转化为实践力量,将党组织的实惠带到每一个贫困户中,在工作中真正扑下身子、干出样子。
党建扶贫要“入网”,唱响主旋律。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扶贫作为一种新的模式,在解决扶贫信息不对称、助力农民创新创业、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扶贫效率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党建工作滞后于网络,服务“两张皮”的现象,发挥党建促扶贫攻坚的政治功能和优势,也需要借力网络的便捷、便利的优势。比如,创新思维和方法,运用网上平台,帮助党员干部及时了解各地扶贫工作的动态,借鉴经验做法;搭建网上阵地,整合各部门资源,实现资源即时共享;建立网上机制,健全网络信息服务体系。基层党组织“入网”,扶贫工作才能更好见效。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江夏青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