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大赛】张璐:清明节,回望对生命伦理关切的初心
2017-04-06 10:37:00 来源:湖北日报网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溯源而上,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象征符号之一的清明节源起于周代,此后吸收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风俗习惯,历经千余年传承走到今天,被列为国家法定假日也已九个年头。对于每个中国人而言,清明节绝不仅仅是日历表上简单的放假安排、也不只是三天小长假所带来的短暂休整,而是承载了厚重文化底蕴的一段“心理调整期”,也是寄托生命关注的一次“内心空置期”。

尽管随着历史长河日复一日的流淌,清明节的涵义不断丰富化,承载的文化意义愈加多样化,比如人们在清明期间踏青出游、纵览湖光山色,感悟生命的美好,“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或者作为节日的清明节气化,成为二十四节气之一,肩负起指导农耕的意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但“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核心内涵始终也没有过时,也呼唤在当下重新提及。

近年来,有关清明节期间的“应景性报道”总是让人内心颇感复杂,“天价墓”令人担忧“死不起”;“直播扫墓”让人感到“尽孝难”,这种有关清明期间的种种怪相,足以让人感慨,当下的所谓清明节早已超出其本身的“内涵范围”而被赋予了过多外在的其他性因素。

令人忧心的是,本该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民族色彩的清明节,在当下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眼中,仅仅成为期盼放假的由头。对这个节日的理解,也只停留在“烧纸钱,放鞭炮”的程序化仪式;一些集体组织的扫墓吊唁活动往往形式单调且不乏“摊牌任务式”色彩;即使在祭奠祖先、缅怀亲人的活动中,念经做法的迷信之风、外在形式的攀比之风、放炮烧纸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合流”,让原本底蕴厚重、内涵深远的节日,在烟熏火燎、喧嚣嘈杂中离初心渐行渐远。

那么,什么才是清明节的初心,窃以为还在于这一节日所凸显的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关照。本意上作为缅怀逝者的节日,实际上最重要的现实意义还在于提醒活着的人珍惜韶光、善待岁月。可以说,今天我们重新考量清明节的价值,已经不能停留于它能够给逝者带来什么,而在于还原和挖掘清明节背后的文化底蕴和社会心理,催生新的社会风尚,比如真正做到文明祭祀,移风易俗。

作为农耕社会产物的清明节,依然映照着当下的城乡二元结构。比如每到清明节、冬至日,城市里的大街小巷都不乏人们烧纸点香的背影;再比如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生活,而清明返乡祭祖则成为农村的短暂热闹期景观。由此,一种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就是,在日益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面前,个体的命运、家族的沉浮、乡土的变迁都变成了沧海一粟。事实上,正如媒体所指出的那样,过清明节的方式其实是个窗口,透过它,我们容易观察到土地抛荒、农民高龄、无人种粮等农村经济困境,也要关注到这背后的以村庄空心、老人空巢、儿童留守、法治缺失等等为代表的人文困境和精神危机。

其实归根到底,清明节的意义,正在于让我们重新反思对于生命、生活、生存的意义。从而用心体味到这个特殊节日背后的文化韵味,勾连起当下与过往、今天与昨日、甚至城市与乡村的情感纽带,这才是回望这一节日的初心所在。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璐(兰州大学)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