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迟迟,清明节至,天气终于放晴,不仅桃花开了,樱花、海棠、紫藤、蔷薇、月季、油菜花……都开了。四海八荒的人们倾巢而动,一边踏青出游,采撷群芳,不负大好春光,一边扫墓祭祀,慎终追远,抚今思昔,此乃一年之中须对祖宗先人交代的一件大事。城市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外乡客,三天假期不足以往返故乡,扫墓就无法实现了。但现代人崇尚移风易俗,总有很多其他的方式寄托追思,遥祭、网祭、默哀、家中祭拜等近些年来一直都很流行。无论哪种形式,清明祭扫都是很好的家风教育,值得我们身体力行,代代传承。
众所周知,清明节源起于春秋年间介子推与晋文公的故事。“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抱树而死的狷狂义士介子推以诗明志,重点还是对晋文公做最后的劝谏。对上位者而言,既要思想清明,勤修己身,又要施政清明,治世公正,才是民之福祉。“清明”二字,寄托了以介子推为代表的历代文人对主政者的道德要求、对太平盛世的可期愿景,体现了士大夫阶层的爱国精神。天下之本为家,而爱国是每个人最朴素自然的情感,推崇爱国就是家风教育的底色,是每个家庭都有责任去做的事情。几千年后的今天,在清明节的习俗传统和文化意义经过了数度演变、融合之后,官方及民间在每年清明节时祭奠英烈,弘扬爱国,是对清明节本来意义的最好坚守。
《岁时百问》有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时节,万物更生,气象宜人,最适合踏青出游,去感受春天的气息。携一家老小,走过野外细长的小路,跨过溪上高高的危桥,一路行来,只见远处山间的枫树身影朦胧、颜色恬淡,近处麦田边破旧的小茅屋依旧孤孤单单。墓地周围割过的野草,过了一年又在春风里生长起来,把去年来时开辟的小径遮蔽得踪影全无。清明过后梨花就要开了,每到这个季节我总是特别思念你。在你的墓前洒过一杯清酒,说上几句知心的话儿,我们就此别过,明年再来。——这熟悉的一幕,就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在《寒食上冢》中描绘的扫墓情景。清明祭扫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一种传统仪式,其中心思想无外乎慎终追远、敦亲睦族、行孝尽哀,以达到对每个家庭成员耳濡目染、春风化雨的教育效果。知有来处,方知去处,中国人讲究有始有终,对上须追念祖先的恩德,知晓家族的历史,对下要身体力行,将良好的家风传承下去。祭扫一般都有一套固定的仪式,包括打扫墓地、供奉祭祀、叩头行礼、鸣炮送别。仪式是传递内容的方式、承载内容的载体,这一整套仪式,正是增进家人情感、增强家庭凝聚力、传承家风的有效方法。
除了踏青和祭扫,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也是农人浸种耕田忙插秧的时候。在享受河光山色的同时,很多地方还倡导植树造林,给清明留下更多的春色。古人过清明,常常举行寒食、扫墓、插柳、踏青、斗鸡、赏花、放风筝、拔河、蹴鞠、荡秋千等活动,按地区、年代的差异,不一而论。到了现代,清明节的各项传统习俗已经大大简化,从高楼林立的钢筋城市返回大自然的机会都很少,更别说回乡扫墓。自从2008年清明节被定为法定节假日,清明假期给上班族提供了旅行、出游和加班的机会,真正回家祭祖扫墓的很少,很多人对祭扫活动的了解停留在童年时代的记忆里,对故乡、亲族、父母的疏淡隔膜与此也是相似的道理。今天我们重视家风建设,弘扬家风传统,就要在清明节大力提倡祭扫、探亲、行孝。如果越来越多的人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顺应大自然的节律享受春天,缅怀逝者的同时珍惜亲情,寄以哀思之余感恩生命,才是在正当时令行正当事,才符合清明节的本来之意。
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应该从祭扫开始。易中天认为,清明节是中国的感恩节,扫墓是为了感激那些已经离开我们的先祖和亲人,同时开始新的生活,正所谓承前启后。因此,祭扫本身就是对家风的一种延续和传承,是家风教育不可或缺的一课。清明祭扫,“必须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此刻做起。”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宋沅君